法周融媒

常德市武陵区长庚街道办事处:党群携手筑起抗疫“安全墙”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0-02-10 16:26:09
摘要:除了医院,在常德,还有一个抗击疫情第一线——街道和社区。这个春节假期里,每一位长庚人都不停忙碌着——防疫宣传、卫生消毒、测量体温,他们是基层防疫的“把关人”。作为防疫工作的“最后一米”,每位长庚人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居民恐慌时,他们上门化作“心理咨询师”;居民缺药少菜时,他们又是快递员……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是合格的“后勤保障兵”,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筑起了一座坚实的防疫墙。一、坚持党建引领...

 

除了医院,在常德,还有一个抗击疫情第一线——街道和社区。这个春节假期里,每一位长庚人都不停忙碌着——防疫宣传、卫生消毒、测量体温,他们是基层防疫的“把关人”。作为防疫工作的“最后一米”,每位长庚人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居民恐慌时,他们上门化作“心理咨询师”;居民缺药少菜时,他们又是快递员……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是合格的“后勤保障兵”,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筑起了一座坚实的防疫墙。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争做“防疫排头兵”

“疫情就是命令,党徽代表责任,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疫情如虎,以蔡琳静为代表的6名预备党员毫不退缩,提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以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使命,前往防疫工作一线,切实让党徽在一线闪亮。

“我是老党员,应对疫情,我有经验”。熊家台社区4位特殊老党员黄大贵、罗新跃、李桂初、刘希平,平均年龄达70岁,主动请缨赴疫线。他们走街串巷,张贴防疫海报、宣传防疫知识,一口气爬五楼、一天走两万步也毫无怨言。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发光发热是老党员的真实写照。

他们没有执法证,只有一张群众熟悉的面孔;他们没有隔离衣,只有一个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请战书,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放弃春节和亲人的团聚,毅然投入到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他们不怕危险、耐心给群众讲政策做宣传,坚决执行上级交代的疫情防控任务。

二、线上线下齐头进,全方位织密防控网络,稳心强心聚民心

线下防疫有的放矢,多措并举,阻断疫情蔓延传播。社区小喇叭声入人心,不少社区书记使出浑身解数,传播防疫小知识。有的录制乡音版,有的录制顺口溜版,有的录制硬核版,一时之间,社区小喇叭走红社区,居民们爱上“刷喇叭”;牢牢把握“严”字要求,摸底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对六类人员落实“四对一”监控方案,即每1名对象由1名社区干部、1名卫生中心工作人员、1名街道干部、1名责任领导进行监控。对每个对象建立“一人一册三表”档案,即“情况登记表、医学观察登记表、日常活动摸排表”。每日,街道、社区、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下到每户,详尽了解人员身体、活动情况。截止到2月9日,发动街道干部45名,社区干部53名,卫生服务中心人员27名,责任领导7名,共摸排重点人员358名,其中解除医学观察83名。

线上数据助力防疫工作精准防控。街道防疫指挥部推出两款线上小程序,即“健康打卡”、“防疫知识大比拼”。“健康打卡”程序利用数据监测一线工作人员、居民群众健康动态。自打卡程序运行来,每天打卡人数超过500人,后台监测到体温异常人员2人,与湖北人有接触史人员1人,有效助力线下摸排工作。“防疫知识大比拼”程序利用线上防疫知识答题挑战赛,掀起全民学防护知识的热潮。该程序每5道题为一组,可与人对战也可连续每天打卡答题,街道还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并时时更新题库,使得防疫宣传锦上添花。

三、动员群众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起筑牢基层“防疫墙”

战“疫”有温度,每个人都是一道生命防线。“不要担心,徐爸爸牌浆糊为你解难题”。暖心老夫妻自制浆糊,奔走大街小巷张贴宣传海报,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年幼时您护我周全,成年后我保您平安”。00后志愿者刘泽辰第一个响应招募令,自建青年志愿防疫小分队,打响长庚青年防疫第一枪;“抗疫,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长庚“消洒哥”们脸戴口罩、身着蓝色雨衣、背着喷雾器,一天弯腰消毒200次,只为给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国家有难,我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退伍老兵也要像战士一样冲在前头。” 以陈建湘、冀代兵、李德祥为代表的20多名退伍老兵,主动请缨,共抗疫情,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无论干什么事情,队伍是基础、是保障”。没有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成了社区抗疫的难点,但办法总比困难多,45名居民义务返顾走出家门,参与社区防疫。他们值守路口、入户宣传、上报线索,为自己的家园筑起了一座人工屏障。

防疫战斗,从来不是街道、社区单枪匹马的奋战,而是一场三万长庚人的共同战疫。打赢这场战疫,必须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堡垒,形成户户细防严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多难兴邦,每一位长庚人团结一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献上了“长庚力量”!(融媒体记者:易赛楠)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