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日的喧嚣褪去,夜色渐渐笼罩上来,偏安一隅的桃源县漆河镇,显得格外静谧。但在灯火通明的法庭内,却传来一阵阵清晰的键盘敲击声和不厌其烦的调解声。晚上十点,当最后一名农民工在调解协议上签下名字,他们三年的讨薪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
4月23日,桃源县人民法院漆河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方式,一次性成功化解9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2021年,杨某应陈某之邀,召集了8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伙伴,一起前往湖南省岳阳市某小区建设项目从事钢筋作业,项目完工后,经过结算,包括杨某在内的9名工人还有14万余元的工资未结。无奈之下,杨某等人于2022年6月来到岳阳市劳动监察大队请求处理工资问题,得到的答复却是公司这边没有他们9人的工资结算表,需要陈某配合提交相关资料,但此时的陈某却“失踪”了。因多番打听无法联系到陈某,杨某9人只能来到法庭寻求帮助。
了解到杨某等9人的情况后,漆河法庭法官助理刘仕棋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上了陈某,并通知双方到场协商解决工资问题。
4月23日下午两点,陈某与杨某等人到达法庭,调解伊始,陈某表示:“我对于杨某等9人主张的14万余元工资没有异议,但承包项目工程的建筑公司还有20%左右的余款未结,所以我现在也没有能力支付他们的工资。”
已讨薪两年多的杨某等人不愿接受陈某的说辞,认为陈某肯定有钱,只是不愿意拿出来而已,双方各持己见,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刘仕棋一边向陈某详细了解工程款项的支付情况,一边与杨某等人进一步沟通诉求,下午6点左右,双方当事人终于就工资给付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即陈某自2024年开始,每年支付9名农民工3万元,分五年时间全部付清。
因当天到场参与调解的农民工只有5人,另有4人正在外省务工,在征得所有人同意后,为了一次性解决纠纷,刘仕棋利用多元调解小程序,在线联系了所有未到场的民工,并不厌其烦一步步地告知他们手机操作流程。
当最后一个民工在线签完笔录已到了晚上10点,此时的漆河法庭仍然灯火通明,临走前,杨某等人紧紧握着法庭工作人员的手感谢道:“为了追回这笔工资,我们这三年跑了很多地方,一度都想要放弃,没想到今天全部解决了,真的太感谢了。”
民生无小事,守护好农民工的血汗钱,解决好农民工“薪愁”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漆河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工作,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李佳霏 伍梦霞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