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常德市一中高一年级加强集体备课,落实各项教学任务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0-03-19 10:04:06
摘要:延期开学以来,为更好指导学生在家学习,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常德市一中高一年级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有的组织本学科教师到学校、有的通过视频等途径召开备课组会议,进行集体备课,落实各项教学任务。高一化学备课组进行网上集体备课2月3日,高一化学组提前在线集体备课,由张程铭老师制作课件和视频,杨华老师和戴立辉老师整理出学案,吴清清、袁春霞、梁峻玮老师整理编辑文档和课件,以及找题做题;推出了《硫和氮的氧化物》两...

 

延期开学以来,为更好指导学生在家学习,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常德市一中高一年级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有的组织本学科教师到学校、有的通过视频等途径召开备课组会议,进行集体备课,落实各项教学任务。

高一化学备课组进行网上集体备课

2月3日,高一化学组提前在线集体备课,由张程铭老师制作课件和视频,杨华老师和戴立辉老师整理出学案,吴清清、袁春霞、梁峻玮老师整理编辑文档和课件,以及找题做题;推出了《硫和氮的氧化物》两个课时的视频课。

从2月10日开始一直进行到现在,高一化学组每周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分课时布置了学习任务:看视频,写知识要点,完成习题。截止到3月18日,他们已经在网上推出了《硫和氮的氧化物》两个课时,《氨、硝酸、硫酸》两个课时,《元素周期表》三个课时,《元素周期律》三个课时,《化学键》一个课时,一共十一个课时的内容。

张程铭老师录制网课

为了让学生落实每一堂课的学习,在推出视频课时,高一化学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统一全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一节课要求写出知识要点,完成一定量的习题,然后拍照上传到微信群或钉钉群中,各班老师再针对自己班级进行评阅和反馈,同时在网上不分时段进行答疑。

高一化学组网课影响力数据

高一化学组张程铭老师主动承担大部分课件制作和全部视频课的录制任务,且每一堂课的质量都非常的高,在BILIBILI网站推出后,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刚开始的时候除了常德市一中的学生,还有鼎城一中、桃一的学生来蹭课,现在听课的学生可能遍布全国各地了(可通过B站创作者后台查询)。譬如推出得最早的课程《硫和氮的氧化物》已播放近万次,且重庆学生播放占比38.8%,比湖南31.3%还多,而湖北、四川、广东的学生也占比比较大,而到了近期推出的《元素周期表》则是广东的学生占比超过了湖南的学生,还有学生留言说:“我们老师发现了你”、“我们的化学老师都叫我们来听老师你的课啦”、“(北方的学校)老师在网课给我们放的这个,而且现在还在放!”等等。

该校高一数学组则坚持每周一次网上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学习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王志勇老师进行网课直播

王志勇、田宏达、陈勇、匡佳佳等录好相关网课视频发到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视频学习,完成相关作业。全体教师每天固定时间在网上解惑答疑,批改作业,组织小测验。陈勇、田宏达、王志勇等老师的网络直播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老师对学生进行网上答疑

目前,高一数学组全体教师每周进行2-3次的网课直播,对所教班级学生预习知识进行重点归纳、方法总结、知识综合运用讲解、疑难知识解答等。

高一英语组进行网上集体备课

高一英语备课组利用微信和钉钉平台进行了多次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进行研讨。他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组内分工合作,将近段时间的任务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制作课件学案等内容。

视频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高一英语备课组利用网络给学生找好的听力资源,坚持每日听力,并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前段时间以复习上学期内容为主,借助视频和学案对上学期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巩固;目前利用学生手头现有的教材和资料,有效的进行预习,对每个单元的单词进行梳理,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要求背诵,确保学生们开学后能更快的接受新知识。

为学生耐心答疑

老师们每天把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发至班级群,学生家长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提交,随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对于作业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会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争取保证每位学生不落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句型还可以怎样提升,字要怎样写才漂亮;对每位学生的背诵或朗读进行点评和纠音,将优秀作业制作成短视频,供其他学生学习。

物理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指导学生预习,推荐教学视频和在线测试等方式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突破,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网上答疑,并对每一教学单元进行及时的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语文备课组布置作文、经典阅读作业;生物备课组组织网课教学;政史地备课组定期布置教材巩固、预习作业;地理组强调学生以纸质教材为核心,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网上教学,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各项教学任务落到了实处。(来源:常德市一中)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