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常德市一中:学校史,开新篇

来源:法周融媒     发布时间:2023-02-06 10:04:51
摘要:2月4日,常德市一中533班全体同学开学第一课走进校史馆,学习校史,用丰厚的校史文化滋养心灵,吸取力量,开启新学期新征程。一个个生动的校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杨智慧老师的激情讲解下,有如春日惊雷,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林伯渠、蒋翊武、宋教仁、翦伯赞、辛树帜、滕代远、粟裕、廖汉生、曹庆泽、刘光明、吴碧霞等一大批优秀校友被同学们重新认识;这里是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组织诞生地、第一个共产党组...

 

2月4日,常德市一中533班全体同学开学第一课走进校史馆,学习校史,用丰厚的校史文化滋养心灵,吸取力量,开启新学期新征程。





一个个生动的校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杨智慧老师的激情讲解下,有如春日惊雷,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林伯渠、蒋翊武、宋教仁、翦伯赞、辛树帜、滕代远、粟裕、廖汉生、曹庆泽、刘光明、吴碧霞等一大批优秀校友被同学们重新认识;这里是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组织诞生地、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诞生地,一批批热血青年从这里出发,投身到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建设中去,这些红色基因,默默渗透进大家血液;《读书为什么》,滕代远校友在校读书时的一篇作文,告诉同学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一所理想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个人生活舒适,读书还应该有更高的境界,为国为民;上世纪三十年代《校歌》原稿前,同学们唱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心潮起伏。

校史馆里,随着杨老师讲解的深入,同学们对校史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受到的启发就更大,吸取的力量就更多。

“走近一中的历史,会给人以无穷的动力,心生敬仰和自豪。”“班主任舒蕾老师听说我在家学习没有动力,打电话给我,给我分析,教我如何抵御诱惑。今天学习了校史,认识了那么多优秀的校友,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弘扬校友文化,敢履大义,勇担大任,成德达材,报国为民。”走出校史馆,同学们收获满满。(记者:刘玺东 通讯员:胡昌云)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