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在9·18事变92周年纪念日、我国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抓好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常德市第二中学在求索馆报告厅举行了2023年“勿忘国耻,强国有我”纪念9·18事变国防教育专题活动。常德军分区原政治委员董亮以《国防教育课永远没有下课铃》为题,为市二中国防班学子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董亮同志指出1929年发表的《十问未来之中国》句句锥心,而如今这十问都已超水平实现。面对当下,他也提出了“国防教育十问”,即:一、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是怎样炼成的?二、国防教育为什么要抓?三、我们的国防教育做得好吗?四、世界军事强国的国防教育做的差吗?五、我们的国防是谁的国防?六、《我的中国心》是否深入人心?七、战争离我们远吗?八、军人的出场费是多少?九、军人凭什么优先?十、我们尽到一个公民的国防责任了吗?
他表示,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公民与祖国牢固而现实的情感纽带。国防教育所筑牢的精神长城,修砌的价值堤坝,点燃的热血激情,将影响着教育导向、价值取向和中国方向。“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工程,必须警钟长鸣、警惕常存;是一个全民受教的希望工程,必须全员施教、全心施教;是一个在人脑中搞建设的铸魂工程,必须由高到低、由远到近。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国防事业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董亮分享了六句话来勉励青少年学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青春需早为,岂能长少年;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自律者出众,放纵者出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常德市二中党委书记朱年生强调,时间虽可远去,但记忆不能褪色。二中学子应该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努力学习,牢记“为时养器”的校训,延续“爱国勤学”的校传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成为祖国强劲有力的后备力量。
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愿常德市二中学子勿忘历史,铭记来时之路,实现心中鸿鹄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戴承华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