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等育人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3月21日至23日,桃源县职业中专“文化自信背景下中职《全国导游基础》视频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教改项目组一行四人,赴武汉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五大会址开展实地调研与素材采集工作。此次行动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拓展教学资源的内容与形式,让党史故事“可听、可看、可感”,为职业教育注入红色文化育人新动能。
技术赋能,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项目组以“科技+教育+文化”为核心理念,分工协作。项目负责人钟敏为统筹脚本设计与场景调度,突出党史故事的叙事逻辑;罗阳运用无人机及动态镜头技术采集讲解视频;刘佳敏、李佳霓通过微距拍摄、文物细节捕捉及讲解员深度访谈,挖掘红色文物背后的鲜活故事。“我们不仅要传递史实,更要通过视听语言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信仰力量。”钟敏为在拍摄现场强调。
立体化教学,构建红色育人新生态
本次采集的素材将整合为微课等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其中,系列微课以党史关键事件为脉络,结合旧址实景与情景再现,生动还原革命历程;搭建线上平台,学生可自主探索历史场景并完成实时答题,深化学习体验。项目组计划以武汉红色资源为起点,逐步串联井冈山、延安等全国革命圣地,打造《全国导游基础》视频类数字化课程资源,为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提供范例。
以研促教,培育新时代红色导游人才
“站在八七会议旧址前拍摄时,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仿佛触手可及,”成员李佳霓感慨道,“这让我们更深刻意识到,红色教学资源不仅要‘传史’,更要‘铸魂’。”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科研与教学双向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党史教育模式,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导游人才,让红色基因在职业教育中薪火相传。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罗阳 钟敏为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