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防护服里写大爱:这18个常德一医人的故事,看哭了……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0-02-13 10:03:50
摘要: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保卫战悄然打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奋战在市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18名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逆行”在常德市抗疫最前线,书写了最美的坚守和最暖的陪伴。1月27日晚7时30分,根据常德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统一部署,由医院党委委员、芷园宾馆(拟更名为市健康管理中心)总经理李德辉、重症医学科主任黄绍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裴文军、院感科科长周诗...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保卫战悄然打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奋战在市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18名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逆行”在常德市抗疫最前线,书写了最美的坚守和最暖的陪伴。

1月27日晚7时30分,根据常德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统一部署,由医院党委委员、芷园宾馆(拟更名为市健康管理中心)总经理李德辉、重症医学科主任黄绍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裴文军、院感科科长周诗孝、护理部副主任童丽、主任护师秦运俭组成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第一时间集结出征,成为医院首批奔赴疫情第一线的“战士”。第二天,重症医学科医生洪斌,护士聂文、张金龙、张英男、吴旺泽、朱清尧在连续工作4天后作为第二批出征人员,护送常德市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至定点集中收治医院。逆行的脚步没有停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泌尿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刘春艳、康复医学科护士长袁光敏、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徐家明、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梁文浩、风湿免疫科主管护师张雪晴、消化内科一病区护士长张兆宪……一批又一批“一医人”,迎难而上,为爱接力。

最硬核的“尖刀连”

党委委员、芷园宾馆(拟更名为市健康管理中心)总经理李德辉

作为常德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湖南好医生”李德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从到达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第一天起,每天他都是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最初的几天要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结束。正是有了他的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常德一医专家团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有序地帮助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建立起上午八点半行政碰头、下午四点半业务碰头的管理机制,设计出符合收治发热病人的工作流程及标识,制定多个应急预案、工作制度、诊疗规范及院感流程,比如发热门诊的就诊流程、新病人入院流程、确诊病人转运流程、病人病情评估流程、心理评估流程等。这些制度和流程,对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起到巨大作用,使得常德市抗疫前线的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

重症医学科主任黄绍华

重症医学科主任黄绍华从1月26日常德一医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就没有回过家,红血丝早已布满了他的双眼。在定点集中收治医院,他必须为每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并适时作出调整。作为湖南省“应急先锋”的他早已经习惯冲锋在第一线。他说:“重症医学科是抗击疫情战场上的‘尖刀连’,我们不上,谁上!”黄绍华每天上午都要进重症病房查看,为危重症患者制定当日治疗方案,下午和晚上还要就轻症患者的病情指导年轻医师。一旦患者病情突变,即使是半夜三更,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十多天来,他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1月29日,患者孙某入院后病情发生变化,确定为重症患者,他和同事们通宵达旦,反复研究救治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5天后孙某病情好转, 2月1日转入普通病房时,对黄绍华及团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1月28日入院的危重症患者袁某,2月8日也转入了普通病房。黄绍华说:”看到危重症患者好转了,再苦再累也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裴文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裴文军的电话24小时不能关机。作为普通病区救治组组长,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和区县市的所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出院病例都必须由他一一鉴诊,工作量之大超乎想象。因为长时间关注手机,他的眼睛都充血了。因为电话接多了,之前就有耳鸣的他,症状一天天明显。妻子放心不下,通过微信视频对他唠叨,前几次,他还和妻子通话,后面他干脆不接了,他不想让妻子担心。时刻紧绷的神经让他有些疲惫。不过,2月6日,11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让他颇感欣慰。他说,患者出院的那天,他感觉他的眼睛不充血了,也不耳鸣了,浑身上下像打了鸡血,“最兴奋的是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的样子。”

院感科科长周诗孝

院感科科长周诗孝负责定点集中收治医院院感工作的协调和督导落实。在医院普通病房里,每天都能看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流程、消毒、隔离……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一一查对。周诗孝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负责人因隔离缺席的情况下,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一步步完善定点集中收治医院院感流程,确保院内防护到位。

重症医学科医生洪斌

重症医学科医生洪斌的父亲在疫情爆发前确诊得了肺癌,一直在接受化疗,同为临床医生的妻子也尚在哺育期。1月28日,洪斌护送常德市第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至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后,家中的老小他就再也无暇顾及。

最美丽的“战地花”

此次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几乎都是由常德一医护理团队负责前期护理的。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强,重症隔离区工作的危险性不言自明。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每天他们都需要非常认真地穿戴好防护用品:帽子、手套、护目镜、鞋套……一件件穿戴好,十多分钟,还要出一身汗,“但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病患。”没有一个人犹豫和退缩,他们一直平静、坦然、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护理部副主任童丽

护理部副主任童丽负责定点集中收治医院护理工作的协调和督导落实。每天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连续四、 五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穿梭在病 房, 连喝口水、上个厕所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童丽非常牵挂自己的女儿,但为了职责她只能舍爱前行。她的丈夫尹明祥,是常德一医设备管理科科长,疫情发生以后,除了负责医院物资采购和调配以外,还被抽调到常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参与全市防护物资的组织协调,一天到晚忙得连轴转。 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读高一,一个上幼儿园,只好托付给父母照料。“1月27日,出发的那天,两个女儿一个抱着我,一个扯着我,硬不让我去,哭得撕心裂肺。现在想起这一幕,都觉得心痛。不过,我一点都不后悔。 ”沉默片刻,童丽的语气透着坚定,“2003年,刚成为护士,我就参与了抗击非典。现在,作为护理部副主任,到抗疫最前沿去,责无旁贷。”她说,“等打赢这场战役,一定要和家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

主任护师秦运俭

今年已经退居二线的主任护师秦运俭,这次完全可以不到战“疫”一线工作。可是当疫情来袭,她还是义无返顾地站了出来。从1月27日赶到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她一直坚守在隔离区的重症病房指导护理治疗。2月2日,她在抗疫前线度过了她53岁的生日。她这样回答那些不太理解她的亲朋:“我有18年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经历,我相信我的经验一定能够帮助到这些危重症患者。”

在选拔外援医疗队员时,医院有意挑选了年资较高的优秀护理人员。护士长刘春艳、袁光敏、张兆宪,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张雪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她们参与了重症监护室的晚夜班倒班。小心地呵护、细心地护理危重症患者,是她们忠诚职守的最好体现。

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张雪晴

就在前两天,张雪晴因上班超时,憋尿时间长,出现了血尿,如不及时处置,就会发生肾衰竭,导致尿毒症,后果不敢设想。然而,张雪晴却没太当回事,情况稍好转,她又义无返顾地回到“战场”。

消化内科一病区护士长张兆宪

作为抗疫干预工作小组的成员,护士长张兆宪在病房巡查时会耐心地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病床上老人因为害怕流下了眼泪,她握住她的手说:“可以治愈的!”

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聂文

重症医学科护师张英男

重症医学科护师吴旺泽

重症医学科护师朱清尧

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梁文浩

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徐家明

年轻的护士聂文、张金龙、张英男、吴旺泽、朱清尧是医院救治团队第一梯队的成员,在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隔离病房里,他们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一对一的特殊护理,在他们短暂的护理职业生涯中,这还是头一次如此全副武装地开展工作。同为90后、阳光开朗的男护士徐家明和梁文浩,在得知前线急需男护士后,主动请战。“来了之后,在我眼前就只有患者。”“我不辛苦,这是我的职责。”他们的乐观向上很容易就感染到了大家。

最勇敢的“先锋队”

2月1日,是常德一医第一批救治团队7名成员到达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第五天。考虑到救治组的同志全部是共产党员,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李德辉向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提出成立常德一医疫情防控外派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申请。这一申请立马被医院党委采纳,并决定由李德辉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当日上午11时,李德辉带领临时党支部所有成员在鲜红的党旗下许下铮铮誓言,大家纷纷表示用实际行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保平安”的神圣职责。

正是因为有了党支部的引领,第二批救治组的党员医护人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履职,不怕苦,无所惧,战斗在最前线。刘春艳、袁光敏等一批入党积极分子还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泌尿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刘春艳

刘春艳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此次疫情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疫情前线到处都是共产党员的身影,我也想和她们一样,献出自己微薄而坚强的力量。”

康复医学科护士长袁光敏

袁光敏来定点医院后,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脏活、累活、危险的活,她总是抢在最前边,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身边的共产党员争先恐后,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

护师张金龙

年轻护士张金龙在写给爷爷的书信中这样说到:亲爱的爷爷,此刻的我在支援抗疫的最前线,来这已经快大半个月了,虽然有困难,但我始终以您为榜样,想想您吃过的苦,我这又算什么呢?您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从小教我做人处事之道。孙儿这次没给您丢脸,来一线之前我写下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支部,坚决跟着党走。我要告诉您一个秘密,此次抗战,我在科室第一个报名,因为我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爷爷,我会保护好自己,照顾好患者,不给您丢脸,坚决出色完成党交待的每一项任务。

最特别的“军功章”

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出隔离病房,每进一次都要穿上防护服、配戴防护镜、戴N95口罩,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不敢多喝水,不敢上厕所。由于长时间穿戴这些防护工具,脱下来时脸颊压痕都会很深,还会有过敏红肿现象,双手也会因反复消毒戴手套,布满湿疹,发泡泛白,严重时还会起水泡。但他们都笑着说,这不是伤疤,这是2020 “绝版勋章”。

他们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截至2月12日上午,常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治愈出院患者24人(其中危、重症患者3例),特别是2月6日共出院11例。消息一出,大家都很振奋,常德市11名患者同一天出院的消息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纷纷转载,大家都惊讶于常德市救治的效率。这其中,常德一医救治专家团队每天高效工作,功不可没。

1月27日晚,刚抵达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常德一医救治团队一刻也没有休息。在组长李德辉的带领下,他们在整个病区转了一圈了解情况,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方案,并建立了各种管理流程和应急制度。几天下来,他们针对每一个环节,出台了三四十个救治流程,同时还根据情况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定患者病情评估表,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遇到危重患者,往往通宵达旦。

为了让救治工作规范有序,他们将整个医疗救治组分为5个小组,即普通区医疗组、重症区医疗组、心理干预组、护理组、院感组,定好带头人,分工合作,搞好制度与流程落实;每天召开2次碰头会。上午行政碰头会,解决所有物资后勤、信息、人事、医保等问题。下午业务碰头会,汇报每个病区情况、危重病人情况,组织讨论危重、疑难病例,拟定治疗方案,提出临床需求。与此同时,每天3次查房的基础上,还创新增加了视频查房;对危重和重症病例,实行一人一策。对于情绪抑郁、绝望的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每天为他们做心理辅导,陪他们聊天,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同时进行。

哪里有什么英雄,他们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有的是家中独苗,有的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只因为他们身上披着一袭白衣,所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崇德精医、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厚重的防护装备遮住了他们的面庞,但他们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选择让大家记住了他们最美的样子!(来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