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生命岛”的守门人——记常德一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艺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0-08-25 17:54:58
摘要:如果说,普通人的时间按小时计划,那重症医学科的危重患者则以分秒计生死。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有人清醒、有人昏迷,他们把生命托付给这里的医生和正发出规律鸣叫的机器。对患者而言,重症医学科就是一个“生命岛”,徐艺就是“岛”中不知疲倦、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那群人之一。徐艺,副主任医师,常德一医重症医学科资深专家。7月20日上午10点半,徐艺刚结束对一位肝衰竭、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会诊。头戴手术帽、一身...

 

如果说,普通人的时间按小时计划,那重症医学科的危重患者则以分秒计生死。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有人清醒、有人昏迷,他们把生命托付给这里的医生和正发出规律鸣叫的机器。对患者而言,重症医学科就是一个“生命岛”,徐艺就是“岛”中不知疲倦、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那群人之一。

徐艺,副主任医师,常德一医重症医学科资深专家。7月20日上午10点半,徐艺刚结束对一位肝衰竭、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会诊。头戴手术帽、一身白大褂、身材瘦小的他,让人很难将他和重症医学科联系在一起。就是这样的“不搭”,他在重症医学科这个无硝烟的“战场”,奋斗了19年。

徐艺正研读《ECMO体外膜肺氧合》

投身ICU ,志向坚定

1996年,徐艺从衡阳医学院(现南华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来到常德一医麻醉科,成为了一名麻醉科医生。2001年,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徐艺毫不犹豫选择投身ICU,这一干就是 19年。 “在麻醉科工作了五年,对基础的麻醉临床知识掌握得差不多了,重症医学科涉及的病种多,我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 ”谈起当时的选择,徐艺这样说到。

5年麻醉科的工作经验,让徐艺在抢救患者时更加游刃有余。去年4月,他成功救治了常德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70多岁老夫妻,患者因持续发烧入院,一直未确认病因,徐艺发现患者身上有很小的伤口,且有焦痂,随后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患者及家属从“心急如焚”到喜极而泣,他都记忆犹新。“在ICU虽然辛苦,但是抢救一个危重病人,就能保全一个家庭。”治病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从事重症医学的决心更加坚定。

徐艺正询问患者恢复情况

转变突破,成就自我

从一名麻醉科医生成功转型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徐艺看来,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重症医学科医生需要想得更全面、做得更细致。被送进ICU病房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如果没有清晰的救治思路,便会浪费救治的宝贵时间。“我一直在克服、积累、沉淀”,这个过程,徐艺用了5年的时间。

为了能成功转型,徐艺大量地阅读医书,参加会诊,向前辈请教学习临床经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他还相继前往湘雅附一医院、湘雅附二医院、湘雅附三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徐艺(左一)正与同事研究病情

学以致用、用以至臻。现在,徐艺对经鼻支气管镜检、体外膜肺支持、急救心肺复苏等技术运用十分娴熟精湛。徐艺介绍到,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急性严重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患者,为其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时间支持。2019年3月底,他与同事在科室主任黄绍华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29岁妊娠合并心脏瓣膜患者实施了该项手术。这也是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主独立完成的首例ECMO手术。

目前,徐艺是重症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中资历最老、工作时间最长、治疗患者人数最多的医生。同时,徐艺还是重症医学科第二组医疗组长,呼吸治疗小组成员及神经外科重症MDT成员,承担着教学、科研等重要工作。

目标清晰,不断求索

“躺在这里的病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活着。而我们,就是用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活着的人。”徐艺一直为此努力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徐艺这样形容他的工作,也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徐艺(右)正调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仪

“我有两个目标”,对于未来,徐艺目标清晰。他希望自己所在的重症医学科能圆满完成三年目标,作为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能越来越好;也希望能不断充实自己,在呼吸治疗方面有所建树。徐艺介绍,他现在正撰写经鼻支纤镜在ICU中的应用相关方面的论文,通过论文来推广这项技术,发展BIPAP无创通气模式,为更多患者带去福利。

来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整理:邱琪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