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珍”心炼就真本领 为新生儿筑起爱的生命保护线——记常德一医儿科新生儿病区主任张爱珍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0-09-15 17:48:54
摘要:简单的马尾辫、朴素的衣着,时刻洋溢在嘴角的微笑,平易近人……初见张爱珍,很难想象她有着32年的儿科及新生儿病区的工作经历。32年来,张爱珍成功抢救了无数的新生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等危重患儿,作为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张爱珍时常要到基层医院参加会诊、抢救,常德许多设置新生儿科的医疗机构都留下了她...

简单的马尾辫、朴素的衣着,时刻洋溢在嘴角的微笑,平易近人……初见张爱珍,很难想象她有着32年的儿科及新生儿病区的工作经历。

32年来,张爱珍成功抢救了无数的新生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等危重患儿,作为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张爱珍时常要到基层医院参加会诊、抢救,常德许多设置新生儿科的医疗机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张爱珍正抱起一名新生儿

32年来,她为无数重病甚至生命垂危的新生儿撑起生命的绿荫,为无数病患家庭送去了新的希望。她用全心全意的奉献诠释了一名新生儿科医生救死扶伤为患儿服务的天职。

儿时的梦想,长大之后的使命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所以爸妈经常带我去看医生,看病的时候我就觉得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做医生”。 说起学医的缘由,张爱珍笑着说到。

高考过后,张爱珍便选择了学医,受实习期间一位儿科老师的影响,张爱珍选择了做一名儿科医生。1988年,时年23岁的张爱珍从湖南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来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工作。1996年,张爱珍被医院派往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回来后便慢慢开始了新生儿的临床诊疗工作。

张爱珍(前)正与同事讨论病情

2000年,该院初设新生儿3人间有陪病房;2005年,该院在儿科内部建立2间新生儿无陪病房,病房24小时都有医生和护士值班守候,这是新生儿病区的雏形。2008年儿科分为儿科病区与新生儿病区,张爱珍作为儿科副主任之一,管理儿科病区。2010年,她开始管理新生儿病区,2015年,该病区搬迁至医院第一住院楼5楼,全新的新生儿病区也给了张爱珍等一众医护人员更大的平台与责任。

“新生儿科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哑科’,新生儿不会描述,只能完全靠病史与细心的检查来判断病情,所以需要非常细致,更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从医数年,张爱珍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32年如一日,为危重患儿保驾护航

周一普通门诊,周二总查房、科室业务学习,周三知名专家门诊,周四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讲课,周五在病房,周六或周天的半天查房……张爱珍一周七天都很忙,日程排得满满当当,鲜有休息时间,但张爱珍甘之如饴。

新生儿患者病情随时都在变化,用张爱珍的话说“每天都和打仗一样”。今年3月12日,一名特殊的新生儿被送进了张爱珍所在的病区。该名新生儿体重仅730克,只有成人的手掌那么大,手臂只有成人的食指粗……送来时,病情危重,自主呼吸弱,面唇发绀。张爱珍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紧急抢救程序,给予置保暖箱,清理气道,复苏囊加压给氧,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对症处理,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所幸,经过81天的专业治疗,该新生儿顺利出院。出院时,体重增至2.45kg。

今年1月,一名孕25周+6天极早早产儿被送入该病区。因胎龄太小,家属原本打算放弃抢救治疗。在张爱珍及病区医护人员努力下,该新生儿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张爱珍正查看新生儿情况

像这样的危重新生儿,张爱珍救治了很多,她像是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着每一个送到该院新生儿病区的小生命。对于病情危重无法转到该院的危重新生儿,她会和当地医院医生保持联系,指导医生为患者诊治。同时,为了方便门诊的病人,她还开通了网上问诊,给患者及家属解答疑惑。

对患者全心全意的付出,对家人却难免有所疏忽。“我很亏欠儿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陪伴得很少。”当谈到孩子时,张爱珍几度红了眼眶。因为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张爱珍经常会被突然叫去医院加班,对于家人,尤其是儿子,张爱珍表示很愧疚。

也正是因为对家人的“不管不顾”,张爱珍才成功救治了许许多多的新生儿,也挽救了许许多多家庭的幸福。“很多年前我治好的患儿,她的孩子也是我救治的。”张爱珍的言语中满是自豪。

学无止境,绘就新生儿诊疗技术新蓝图

“一个好医生,永远在和时间赛跑,”张爱珍说,医学上的观点一变,很多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医生跟不上,就会延误患者的病情,这需要医生不断的学习。

张爱珍正在办公室学习

张爱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办公桌上有多本关于新生儿方面的书籍,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翻开学习。为了积累临床医学经验,拓宽知识面,她还保持着每周完成1-2次网络学习。

除了自身学习,张爱珍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选派科室医生外出进修等,她带着病区成员们共同进步,不断攀越危重症新生儿救治的高峰。

未来,张爱珍早已有了规划:要带领病区成员们攻克小儿脑电监测、无创脑氧监测、无创心功能监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用精湛的医术,绘就新生儿诊疗技术新蓝图,为万千危重新生儿保驾护航。

来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整理:邱琪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