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季,小朋友容易腹泻的时候,家长们在护理孩子的时候,都会关注一下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解了几次大便等等。特别是遇到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稀疏不成形、气味难闻,看到孩子哭闹不吃不易入睡时,十分心疼却又束手无策。婴幼儿腹泻是孩子们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解腹泻的常见原因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婴幼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多见,其中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腹泻常见的易感因素有哪些呢?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质和量变化的耐受性差。2.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3.机体防御功能差,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抗生素等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正常菌群对入侵肠道致病的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丧失,而引起肠道感染。5.人工喂养,水质,食物或餐具污染进入婴幼儿消化道引起的肠道感染。
婴幼儿腹泻感染因素分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最常见。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4.寄生虫感染。
肠道外感染:因发热、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感染引起的腹泻,如常见的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或皮肤感染等。
婴幼儿腹泻常见的非感因素有哪些呢?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不定时、食物不适合等。给予高果糖的水果或果汁(如樱桃、芒果等),对胃肠道刺激大的食物,像调料或给予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2.过敏因素:对牛奶,豆类及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3.其他因素: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乳糖酶的活力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的腹泻。如乳糖不耐受性腹泻,母乳和牛乳中的糖类的主要成分为乳糖,因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从而导致腹泻。4.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冷,腹部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都可诱发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营养需求和身长需求及时调整饮食,掌握好喂养如方式、乳品的选择,哺乳的次数和量、注意饮食卫生、生活卫生等。
对于婴幼儿腹泻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呢?
一、喂养如何安排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全球范围内的婴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方式。母乳中含有利于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病毒能力,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降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风险,如呼吸道感染。4-6个月婴幼儿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婴儿要及时引入其他食物,为断奶做准备。6-7月龄进食泥状食物,含铁配方米粉、蛋黄、菜泥、水果泥等。少量逐渐加至1次,先喂1-2勺,逐渐增至多勺。如引进蔬菜,应每种菜泥每天尝试2次,直至3-4日婴儿习惯后再换另一种,以刺激味觉的发育。7-9月龄进食沐状食物,烂粥、馒头、饼干、鱼沐、全蛋、肝泥、肉末等。但应保证每日600-800ml的乳量。10-12月龄进食碎食物,厚粥、软饭、馒头、面条、碎肉、碎菜、豆制品、带馅食品等。可选择合适大小的自用勺进食。
幼儿期因生长速度较婴儿期减慢,对能量的需求较婴儿期相对减少,食欲有所下降。蛋白质每日410克左右,尤其是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1/2。膳食安排要合理,奶量每日应在400-500ml。不可频繁进食,夜间进食,过多饮水等。应允许幼儿参与进食,进食时要按时定量,细嚼慢咽。同时幼儿期注意力易分散,切忌边进食边玩、看电视,导致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人工喂养时要注意:1.选择适宜的奶嘴 奶嘴的软硬度和奶孔的大小要适宜,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时液体呈滴状连续溢出为宜。2.测试奶液的温度 喂哺前先将乳汁滴在成人手腕掌侧测试温度,若无过热感,则表明温度适宜。3.避免空气吸入。4.加强奶具卫生,在无冷藏条件下,乳液应现配,所用的奶具应洗净煮沸消毒一次。5.要观察婴儿食欲、体重、排便的性状、次数,随时调整奶量。婴儿获得合理喂养的标志是发育良好,二便正常,进食奶后安静。
二、腹泻期间饮食如何调整
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间食物添加;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酸奶、脱脂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乳糖不耐受者食用含双糖(包括乳糖、蔗糖、麦芽糖)的饮食可使腹泻加重,所以应采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再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同时家长们也要搞好个人卫生,注意有效的洗手方式,避免交叉感染。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生熟食物分开为幼儿做好榜样,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 口腔保健
婴幼儿不能自理时,家长可用软毛刷清洁幼儿牙齿。2-3岁后,幼儿在父母的指导下自己刷牙,早晚各一次,饭后漱口。注意患儿手卫生,特别是要定期清洁玩具。
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颜色、性状、气味发生改变,出现呕吐、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不适。或出现脱水表现:1.尿湿尿布的数量减少,或者尿液呈深黄色或棕色、尿量减少;2.哭泣时眼泪减少或没有眼泪;3.口干或者喜饮、口唇皲裂;4.双眼窝有凹陷;5.婴儿囟门下陷6.皮肤弹性降低。(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蔡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