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济济白衣,拳拳仁义。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百余年发展历程中,代代一医人坚守着“广济天下,厚德精医”的初心,在求索中修身、在进取中担当、在继承中创新,为常德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近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百年一医荣光,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院党委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选树先进典型活动,以期达到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保持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工作状态,打造团结协作、务实清廉的政治生态的目的。
“每月之星”按照政治素质、服务态度、团队意识、学习能力、业务水平等标准择优评选。他们的事迹就像是一面面镜子,能引发我们的对比与反思。他们对病人的体恤与怜悯、对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常德一医从来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而这也是属于常德一医的,赖以渡过重重难关,与时俱进的根本。
常德一医院领导为每月之星颁奖
6月26日,常德一医在月工作调度会上举行“每月之星”颁奖仪式,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龚芳获评6月的“每月之星”荣誉称号。
龚芳,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暨南大学在读博士。担任湖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重症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湖南省重症超声组秘书,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她率先引进和推广重症超声技术,在科室组织多轮理论培训和技术实操。该项技术不仅要求医生会操作,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病情。有一次,患者刚做完开颅手术转入ICU,在交接过程中发现患者血色素和血压均偏低,但术前腹部CT未见异常,术中出血不多,患者存在与病情不符的情况,该同志立即给患者行床旁重症超声筛查,发现肝脏周围存在液暗区,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马上联系相关科室再次上台进行手术探查,最后,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目前,重症超声技术不仅可用于创伤患者评估,血管穿刺引导,更多的应用于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和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因筛查。科室每年开展重症超声1000人次,成为重症患者常态化评估手段。2022年9月,科室举办“湖南省重症超声工作组第6期重症超声培训班(常德站)”,受到重症医生的高度认可,扩大了医院影响力。她担任科室医疗组长,每年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500余人,救治成功率高于90%。勇于担当,甘于付出,2020年主动请缨前往武汉驰援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不惧困难,与团队默契配合,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担任重症医学专业GCP秘书、学科建设秘书和科研主任,参与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级横向科研项目2项,主持常德市纵向课题1项。2021年以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申报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重症超声在休克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的血管内导管置入术”“床旁超声在ICU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等。2021年协助科主任成功申报临床药物实验基地注册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荣获“先进个人”“常德市三八红旗手”“常德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医院女职工芙蓉杯先进个人”“三甲评审先进个人”等称号。
来源:指尖新闻
编辑:刘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