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陈惠芬:相伴25载 一肩挑起家的重担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1-06-16 10:25:59
摘要:陈惠芬,女,汉族,50岁,中共党员,现在桃源县林业局工作,系桃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法制室主任丰富的妻子。她与丈夫丰富携手走过25年,离多聚少,但无怨无悔,一肩挑起家的重担,用心照顾孩子,真心孝敬长辈。身患重病后,她仍积极面对生活,勇敢与病魔抗争,让家被“阳光”充满。分居两地,用力扛起家的责任1989年,陈惠芬被分到基层乡政府工作,长期与基层细事打交道。1996年元旦,她与同在基层乡政府的丰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陈惠芬,女,汉族,50岁,中共党员,现在桃源县林业局工作,系桃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法制室主任丰富的妻子。

她与丈夫丰富携手走过25年,离多聚少,但无怨无悔,一肩挑起家的重担,用心照顾孩子,真心孝敬长辈。身患重病后,她仍积极面对生活,勇敢与病魔抗争,让家被“阳光”充满。

分居两地,用力扛起家的责任

1989年,陈惠芬被分到基层乡政府工作,长期与基层细事打交道。1996年元旦,她与同在基层乡政府的丰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新婚不到半年丈夫丰富就被公招至桃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始了两人的两地分居生活。

丈夫丰富在县交警大队主要负责城区秩序管理工作,公务繁忙,陈惠芬很少能与他赶上同一时间节点休息。大部分时间,她在周五下班后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儿子赶班车,经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与丈夫团聚,周日再赶最晚的班车回单位参加每周例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辛苦奔波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孩子3岁上幼儿园。

“单位上这么多人选择你去,说明组织上看得起你,要你去你就去呗,何况你有乡镇工作经历,这项工作对于你来说也应该是轻车熟路啊!只是你自己要注意身体,家里事不用你操心,我慢慢来吧。”这是丈夫被单位选派至“奔小康”工作队时她对丈夫说的话。1998年,县委、县政府从县直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奔小康”工作队,且抽调人员每个月必须有两周时间在点村“同吃同住同劳动”,丈夫所在的县交警大队的点村是离县城90多公里的原牯牛山乡管水村,单程回县城需要两个半小时。丈夫成为“奔小康”工作队队员后,两人相聚的时间就更少了,每次相聚的时间也是通过固定电话提前约定好,经常有同事戏谑她“陈主任(当时任政府妇联主任),你们夫妻俩见个面像搞地下工作滴”!她就一直这样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让丈夫尽职尽责地干工作,当年当年年底点村各项工作验收合格,丈夫也被评为“奔小康”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初,她调到县城工作,想着终于可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但爱人又因公调往县交警大队陬市中队,工作也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有年夏天周六清晨,她就带着孩子去探望周末值班的丈夫,本商量好晚上一家人一起去饭馆吃饭,但丈夫上午接到报警电话处理一起交通事故,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返回家中。丈夫回到家后,发现妻儿早已回到县城,衣被叠得整整齐齐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病魔袭来,用爱为家洒满阳光

“能活着,就是福气,我应该惜福,且还力所能及的为别人做点事情,那也是一种幸福”。这是陈惠芬与病魔抗争十年来经常提及的一句话。

2011年4月底,她被确诊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孩子读初三,马上要参加中考,为了不影响孩子,她与丈夫商量先瞒着孩子,等选到合适时机再告诉他,可出院回到家的第二天,孩子就知道了对她说:“我知道你和爸爸去长沙医院住这么久,是得的什么病,但这种病通过移植可以治好,我在网上查了的”,她最初还矢口否认,但知道瞒不下去后才安慰孩子:“白血病有许多种,妈妈这种是属于最轻的,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妈妈挺得住”。

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辞去了二层骨干职务。尽管领导反复叮嘱她好好保护身体,工作会安排其他人去做,但她在身体状况稍好的情况下,总是会去单位做一些非体力工作。因当时配型未成功,她无法采取手术移植这唯一可以根治的治疗方案,只能选择服用昂贵的进口药物“格列卫”进行治疗,但该药物排斥性大,服用头两年,经常白天因骨骼酸痛而无法行走,下半夜因胃部疼痛而无法入睡,一年多人就瘦了二十多斤。最初情绪极度低落,但在亲友的关爱下,她重燃生活热情,与丈夫约定个月去看望一次住在乡下的父母。

目前,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每个月还得去长沙领药、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检查。她知道丈夫的工作忙碌,所以只要自己身体状况稍微好转,就不要丈夫陪同,独自乘车前往长沙检查身体。

无怨无悔,用心扮好每个角色

儿子出生后,陈惠芬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没有人搭手帮忙,自己充当着爹妈的角色。公公婆婆没有到退休年龄,自己的父母在农村,农事忙,都帮不上忙。丈夫建议她请个保姆时,她却总是笑着说“我俩又不是高薪阶层,光娃儿奶粉等开销够你应付了,更何况娃儿由自个儿带对他今后成长有好处!”。在乡镇工作的她经常白天走村入户,请同事家属帮忙照看孩子,晚上再自己带孩子。最初,孩子每天早晚要大哭两场,后来慢慢也习惯了白天见不着娘的日子,她的同事常对她丈夫开玩笑道:“你的儿子不能姓丰,而要改姓公哒(意思是吃百家饭)”。

她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时常提醒丈夫要注意工作纪律,不能因小失大。不论工作应酬,还是朋友聚会,丈夫晚上八点还没到家,她准时电话“查岗”,朋友见面都戏谑她为“陈书记”,她也告诉朋友,她从不担心丈夫别的事情,就怕丈夫工作时间喝酒违规,休息时间喝酒喝多了伤身体。

2019年3月,她远嫁新疆的小妹意外离世,留下了一个不满七岁的小女孩,妹夫是某公司专职司机,常年出差在外,兼顾不好孩子,作为姐姐的她,在征求了家里人的意见后,毫不犹豫地为小孩办理了转学手续,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她总是这样答到“孩子从小就经历丧母之痛,难免会留下心理阴影,我怕她今后性格孤僻,我也不图什么回报,只愿她一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行”。

25年的时光,她尝遍了警嫂的酸甜苦辣,也用博大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她更用真心诠释了一名当代警嫂的优秀品质和动人风采,用执着和坚强演绎了自己不平凡的价值。(记者:易赛楠 通讯员:刘青 翦真珍)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