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严中溢爱“周大队”——记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大队长周俊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17-07-10 15:37:26
摘要:接受采访的那天,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队长周俊本应在家休息。因为队里有6名干警抽调到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习,面对250名强戒人员,包括周俊在内的12名干警开启了 “连轴转”的工作模式。采访之初,周俊有些坐立不安,他手里的对讲机时不时传来干警请示的声音。进入强戒人员收治区要经过两道铁门,手机、包包通通不许带,干警之间的交流全靠对讲机。“我们还是坐在监控室里采访吧!”面对着显示27间强戒人员宿舍...

接受采访的那天,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队长周俊本应在家休息。因为队里有6名干警抽调到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习,面对250名强戒人员,包括周俊在内的12名干警开启了 “连轴转”的工作模式。

采访之初,周俊有些坐立不安,他手里的对讲机时不时传来干警请示的声音。进入强戒人员收治区要经过两道铁门,手机、包包通通不许带,干警之间的交流全靠对讲机。

“我们还是坐在监控室里采访吧!”面对着显示27间强戒人员宿舍、饭堂、习艺车间、教室的实时视频监控画面,周俊终于安心坐下。

1.jpg

严己树标杆

五大队值班室的墙上挂着很多锦旗、牌匾,有些是强戒人员参加所里康复操、歌咏比赛拿了奖,还有一些是队里被评为先进。周俊的储物柜里存了一些他个人的奖状、证书,有“2016年全省十佳科(队)长”、也有“省级三等功”,全部用一个塑料袋装着。

周俊说,对于强戒人员来说,高墙之内的市强戒所,是他们接受强制戒毒的重生之所,通过收治从生理到心理摆脱对于毒品的依赖。可对于干警来说,却不得不永远面对“禁锢”。

自由与禁锢,是周俊常常思索和体味的哲学辩题。早年在市公安局收审所任职,1993年进入市强戒所,从普通的戒毒警察,到6年前被任命五大队大队长,24年的强戒生涯,他一直工作在戒毒第一线。

周俊说,外人对强戒所不了解,总认为这里钢门铁窗,还有干警守卫,被收治的人又跑不出去,只要管着一日三餐就行。不少新分配来的干警面对周而复始的工作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毕竟这里要地位没地位,要待遇没待遇,成天就在这个小区域里转,强戒人员还有机会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要在这里耗。就连周俊,也时常被老友调侃:“一天到晚见不到人,打你电话又关机,你都49岁了,还想拼个什么位置!”

在周俊心里,自己的这份工作虽然平凡,却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强戒人员是一群让亲人、公安机关都无可奈何的人,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就在社会上偷抢诈骗,好多人都曾涉及刑事犯罪。他用质朴的语言给干警分析利害关系,“管理矫正好强戒人员,就是帮助万千家庭回归正轨,可若是你们因为渎职出事,毁的可就是自己的家。”平时,周俊严以律己,值班、代班从不推卸,他对干警说:“你们只要做到我这样就行了。”

周俊带领的五大队干警团结,责任心强,队里涌现出华小敏、宁占忠、袁杰、徐杰等多名优秀中队骨干。干警华小敏,一年时间,就从五大队一般干警被提为中队长,如今已成为一大队副教导员;军转干部杨永松也只用了一年时间,拟任办公室主任。


严规创荣誉

强戒人员的宿舍是一间间长方形屋子,前半部是床铺和储物柜,后半部是厕所兼盥洗室。被子叠出棱角、漱口杯摆放整齐、悬挂毛巾间距精确到厘米、强戒人员的衣服整齐地放在箱内,鞋子摆放在床下统一位置,宿舍门的旁边张贴着强戒人员日常行为管理量化考核实施细则。长期以来的严格管理,让五大队成为“2016年全省戒毒矫治示范大队”。

“以前可不是这样。”强戒人员惰性重、陋习多,许多人刚被收治时可以好几个星期不洗澡、不换衣,更别说叠被子了。拖拉懒散的行为习惯既不利于行为矫正,也不利于干警统一管理,为此,周俊没少费脑筋。

2016年,周俊带领大队干警总结经验,摸索适合大队实际的教育矫治方法,出台了《强戒人员日常管理硬性规定》《内务卫生检查评比办法》《强戒人员奖惩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强戒人员的日常行为养成,大队的管理秩序得到了明显进步。

对于干警,周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善于察言观色,要懂心理学,要对特殊强戒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五大队有一本“特殊人员花名册”,干警将平时了解到的身体有病、毒瘾未根除、有过从军从警经历、近期出现家庭变故的强戒人员登记在册,重点观察,多加开导。干警交接班时,还要交换这些特殊强戒人员的情况。2016年,周俊圆满完成了年度队伍管理“零违纪”、场所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严管保稳定

上午8时30分,五大队全体强戒人员在习艺车间从事劳动教育矫治,从视频监控画面看,现场井然有序。

“你别看这些强戒人员现在挺规矩的,可这只是表面现象,你无法想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周俊说,对于强戒人员来说,毒品侵蚀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是长期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容易产生幻听、幻视、幻觉,“行话叫做岔道”。一旦岔道,人就会变得痛苦急躁,丧失人性,始料未及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打架的、自残的、喊叫的、杀人的……”周俊说,干他们这行, 10年没有公休假,没有法定节假日根本不算什么,最考验人的是神经长期紧绷,一刻都不能放松。尤其一到晚上,只要电话一响,人就高度紧张。

2015年春节后,周俊难得休息,一家三口在白鹤山乡一位亲戚家拜年,饭菜还未进嘴,所里的电话提前响起。一名张家界籍的强戒人员和一名常德籍的强戒人员,在习艺车间因为上厕所发生纠纷,动起了手,两个人的矛盾上升到几十人参与的地域性冲突。

3名值班干警亮出了手里的甩棍也控制不住现场,只能请求支援。来不及多想,周俊放下碗开着车就跑,他在队里一再强调“安全、稳定是底线”,没想到还是出了事。到达所里时,现场已被干警控制,周俊却没有丝毫放松。他跑到监控室,调取事件发生时的监控视频,一帧一帧的回放,详细了解事件过程。然后安排干警将参与冲突的人员逐一带到办公室,耐心谈话并给予严厉处罚,等到事情全部处理完,已是深夜。

躺在床上的周俊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不停回放着监控视频的画面,他要主动出击,彻底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第二天,五大队出台一条新规,强戒人员之间产生矛盾,只能通知干警处理,其余强戒人员不管是参与还是拉架,都要受罚。同时,他教育干警吸取本次事件教训,值班时要加强巡逻,就算晚上也不准长时间坐着,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控制现场。“不论你什么时候来,我们的值班干警绝对是一身装备,四处巡逻。”

在周俊的记忆中,新规颁布后再未出现群体性事件。2016年,一位刚被收治的汉寿籍强戒人员出现岔道,在习艺车间与干警发生冲突,周围连观望的强戒人员都没有,不到2分钟,就被干警及时化解了。

这些成绩都属于过去,在周俊心里,自己的年纪大了,他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多培养一些年轻优秀的干警,让他们继续奋战在强戒第一线,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人民司法警察应有贡献。(记者:江一舟 通讯员:杨永松  徐珊珊)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