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来,在七月尾“降临”在我美丽的家乡——常德。常德二医作为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迅速响应,启动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7月28日凌晨迅速筹备隔离病房,准备收治病人。常德二医院疼痛科/眼耳鼻喉科护士长第一时间得到护理部通知,调派科室护理人员前往支援。
不畏分离,无惧苦难
90后护士姚成娟,是科室里年龄最小、唯一没有成家的护士。2020年她曾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再次来袭的疫情既是考验又是挑战。向来不善言辞的她主动向护士长请缨:“我没有那么多的牵挂,就让我去吧。”本是稚气的年纪,她却给了我们一份常人难有的坚韧。后来我们才知道,7月28日那天,在外工作一年未见的母亲正好回到家等着她回家吃饭,谁知女儿匆忙回家拿了几件衣物,便告知母亲可能一阵子不能回家。这次道别比上次更加短暂,母亲想再摸摸女儿的脸却被拒绝了。“妈,我科里还等着我过去上班呢,放心,没事!” 母亲深知女儿肩上这沉甸甸的责任,即使万般无奈,却也不得不选择支持与理解她。
然而在转身离家关上门的那一刻,小姑娘早已忍不住泪流满面。面对升级的“德尔塔”病毒,面对未知的疫情说不畏惧那是骗人的,但庆幸的是大家都能迅速调整好情绪,快速的投入到一线工作中。
不善言辞,求真务实。
回忆2020年的严冬,没有任何经验的姚成娟也曾第一次独立完成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隔离病区里的夜班,一晚上共接收了三名患者。期间,一名年轻小伙拒绝接受治疗,原本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她,只能“努力”地去跟病人沟通,一次,两次……终于在多次的反复沟通后,患者答应配合治疗。如今到了2021年的酷暑,在室外温度达到39度的常德,姚成娟再次投入到一线的工作中,凭着累积的经验,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下,连长相都无法辨识,但患者们都认识这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在无数个夜班看着患者们入睡后的夜晚她甚至不敢打盹,默默的在窗外巡视各个病房。唯恐哪个环节被自己忽略掉。她从不抱怨也不推诿,服从科室统一调配,无论采血、输液等高风险操作,还是烧水、拖地等病区卫生,她面面俱细,处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见到同事们在隔离病房内陪患者跳健身操、打太极拳,她很是羡慕,也想为他们能多做些什么。于是下班后回隔离酒店悄悄的请教身边的同事,虽然动作笨拙,但她一直在默默的努力。
三次请缨,终于如愿
李亚凤,科室姐妹中90后的二胎妈妈。在7月28日得知医院已收治一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第一时间向护士长表达自己意愿要前往一线参加“战疫”工作。护士长考虑到她有两个孩子要照顾,让她再等等,把科室的工作做好也很重要。于是她服从安排,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终于在7月30号得知护士长将再次调配护理人员前往一线,她再次请缨。下午三点,终于如愿,收拾好行装,舍弃长发,只为第一时间奔赴一线。
虽为人母,不忘忧思
其实早在2020年2月常德市第一次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当时李亚凤的二胎宝宝才十几天,虽然没能前往一线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但她时刻担忧着大家的安危,时常责备自己的不能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一次,不顾家人的劝阻,李亚凤只身前往一线。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一名白衣战士。这一次她一定要成为“前锋”,因为她知道这是医者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使命召唤,更要做好自己孩子的榜样。这在漫无硝烟的战场上,她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变为鼓舞自己前行的动力!
辗转波折,只为一腔热血
8月5日,李亚凤再次主动申请支援“小汤山”(隔离病区),在申请确认通过之后,她瞒着父母再一次踏上征程。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一天,李亚凤本着7年的外科工作经验,主动为一名患者更换脚上的伤口敷料,并做好细致的健康宣教。每一次值夜班,她都会仔细巡查病房,一来是为了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二来能更好的了解患者的需求,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对于心思细腻的她来说,板房外的一丝响动,她都会误以为是病人的呼叫,她形容这感觉就像是在看护“孩子”。为了避免上厕所,她值班之前从不喝水吃饭,护士长多次发信息叮嘱她要注意身体,她总是回复“呵呵,没事,我能坚持!”
我们的团队不乏勇士,我们的团队不乏天使,对待患者就像亲人般给予心身的抚慰,高质量的服务每位患者。当得知科室两名同志前往一线后,新晋宝妈殷沁主动取消休假,回到科室与大家并肩战斗。护士长把病区疫情防控的重担交给她。她每天七点第一个到达科室,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协助护士长检查病区内所有患者的双码核对,严格把控门禁管理,向患者宣讲防控知识。科室其他护士姐妹纷纷主动取消周休,积极投身到科室工作中。大家深知,此时只有把后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做小,才能帮助前方的战友们攻克疫情。
像疼痛科/眼耳鼻喉科这些白衣战士们在常德二医比比皆是。她们与时间赛跑,更是与病毒和疫情赛跑。正是有了她们成为这场疫情阻击战的生力军,疫情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未见硝烟战火燃,却闻勇士斗前沿。
莫道病房非战场,白衣犹是铁戎装。
追风夺月争分秒,舍命挥雨拒祸秧。
医者不无堂上父,我家亦有绕膝郎。
待你归来,日静山长。
(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眼耳鼻喉科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