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澧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经历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短短一周内,科室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术、高效的团队协作和先进的设备支持,连续成功救治了包括早产儿“白肺”、重症肺炎合并气胸、凶险的新生儿肺出血在内的多名危重症患儿,将他们从死亡线上奋力拉回,再次彰显了新生儿科作为澧水流域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强大实力与责任担当。
案例一:早产儿的“呼吸绝境”与重生
6月26日,新生儿科收治一名胎龄33周的早产儿,患儿出生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胸片呈现典型的“白肺”表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重状态)。肺部几乎失去功能,生命岌岌可危。科室迅速启动危重儿救治预案,立即给予NIPPV辅助通气(高级别无创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及精细的循环、营养管理。医护团队24小时严密监护,根据患儿瞬息万变的病情精准调整治疗方案。经过3个昼夜的艰苦鏖战,患儿的肺部情况逐渐改善,“白肺”消散,最终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危为安,迈出了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
案例二:重症肺炎突遇“致命气胸”的惊险逆转
另一名罹患重症肺炎的患儿,6月29日病情急剧恶化,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紧急床旁胸片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气胸——这是一种可能瞬间致命的急症,若出现大量气体压迫心脏和健侧肺,患儿将命悬一线。时间就是生命。科室抢救团队反应神速,考虑重症肺炎随时可能导致自发性气胸加重,立即选择针对重症肺炎制定了强有力的抗感染和综合支持治疗,并考虑到重症肺炎会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进一步消耗,同时选择气管插管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创机械通气。在科室团队及多学科紧密配合下,患儿的气胸得到有效控制,肺炎逐渐好转,呼吸趋于平稳,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三:新生儿肺出血的“生死时速”
新生儿肺出血起病急骤、进展迅猛,死亡率极高。7月1日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36周早产儿,当晚突发肺出血,患儿气管导管涌出大量血性液体,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面对这一极其凶险的状况,科室立即启动最高级别抢救:保证通气(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紧急扩容、应用止血及血管活性药物,并实施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内环境管理。由于严重疾病的应激反应,患儿7月2日出现严重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压,科室立即申请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影像科),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扩容,循环支持等处理,患儿最终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每一步操作都争分夺秒,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在团队沉着冷静、高效有序的处置下,患儿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科室介绍
澧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是澧水流域县级医院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救治能力最强的新生儿专科,是澧水流域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医院首批常德市重点学科。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护理技术精湛。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8人。曾先后至上海复旦儿童医院、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对新生儿常见的各种急、危重症有丰富的抢救诊治经验,特别是对新生儿重度窒息、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休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气胸、极早早产儿、新生儿重症感染、危险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均达到了全市县级医院的领先水平。能开展INSURE技术、常频及高频机械通气、双水平通气、经鼻NIPPV通气、高流量通气、PICC、UVC、改良闭式胸腔引流术、新生儿换血术、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技术、鸟巢护理、NBNA评分等多项新技术。
鲁 惠
副主任医师
澧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从事儿科、新生儿科工作1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市级师资,曾在湖南省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极早早产儿,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出血、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患儿有丰富的抢救经验。
周 芳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窒息复苏县级师资,曾到省儿童医院先后进修普儿及新生儿1年。擅长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疾病诊治,及各种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
孙居一
副主任医师
从事新生儿科工作10余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县级师资,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极早早产儿,疑难病例处理,危重病人的抢救经验丰富。
伍 艳
主治医师
主治新生儿窒息复苏县级师资,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危重病人的抢救经验丰富。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