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夏季高温、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多发期,特种设备运行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安全风险显著增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有效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全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工作提示如下:
一、锅炉
主要风险点
燃料自燃与爆炸:煤粉、生物质颗粒等燃料堆放不当易自燃,油、气泄漏遇高温可能引发爆炸。
保护装置失效:高温导致自动保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失灵,丧失超压保护功能。
冷却系统故障:轴承润滑冷却效率降低,可能引发设备卡死或火灾。
监管要求
燃料管理:堆放需符合消防规范,控制存量,配备灭火设备;定期检测可燃气体浓度。
装置可靠性:定期校验安全阀、压力表,测试联锁保护系统灵敏度。
降温保障:操作室装设空调,定期清洗冷却管道,更换耐高温润滑油。
二、压力容器(含气瓶)
主要风险点
超压爆炸: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液氨等介质受热膨胀,可能导致容器破裂,气瓶暴晒易引发爆炸。
泄漏中毒:高温使密封件老化,有毒介质(如液氯)外泄导致中毒,安全阀误动作排放可燃气体引发次生灾害。
移动设备风险:移动式压力容器轮胎爆裂、车辆侧翻风险增高。
监管要求
喷淋降温:露天储罐须启用喷淋系统,液位控制在70%以下。
安全附件检查:每日巡查超温超压报警装置,剧毒介质储罐区域应全封闭管理。
运输限制:气瓶避晒存放,移动式压力容器避免午间行车,控制车速。
三、压力管道
主要风险点
泄漏与爆炸:液化气体管道因热膨胀导致焊缝开裂,安全阀下部阀门关闭或超期未检致泄压失效。
结构失稳:支吊架移位引发局部应力集中,埋地管受洪水冲刷易变形断裂。
监管要求
参数监控: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并设阈值报警,高温时段加密巡检。
膨胀补偿:按规范安装伸缩节,定期检查支吊架紧固状态。
附件管理:安全阀下部阀门常开并挂牌明示,定期校验泄压装置。
四、电梯
主要风险点
控制系统故障:机房温度超40℃易引发电气元件过热保护停机,导致困人。
机械性能下降:曳引电机升温超标、制动片摩擦系数降低,减速箱润滑油黏度下降。
人员中暑风险:轿厢通风不足时,被困乘客及维保人员易中暑。
监管要求
机房降温:加装空调或排风扇,确保温度≤40℃,老旧电梯机房优先加装。
防水防潮:底坑增设自动抽水泵,停用低楼层电梯并升至二楼待机。
应急演练:开展高温困人救援演练,每日检查应急报警装置。
五、起重机械
主要风险点
系统失效:液压油黏度下降导致传动故障,电线老化引发电气火灾。
润滑不足:高温加速润滑油挥发,零部件磨损加剧。
操作风险:露天操作室温度过高致作业人员中暑,误操作率上升。
监管要求
关键系统维护:液压系统加装冷却器;电气柜增设散热装置,定期检测线路绝缘。
润滑优化:更换夏季专用润滑油(如ISO VG 68),每日补充关键润滑点油量。
作业管理:风力≥6级或暴雨时停止作业;操作室配空调,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六、大型游乐设施
主要风险点
非计划停机:传感器受高温干扰误触发保护,气管膨胀致气压异常。
液压系统异常:液压油黏度降低引发密封不良,油温超60℃时系统效率骤降。
乘客中暑:密闭舱室(如摩天轮轿厢)温度过高致乘客不适。
监管要求
日检重点:运行前测试光电传感器灵敏度,检查橡胶轮开裂及油管渗漏。
强制降温:液压系统加装风冷装置,封闭舱室空调温度设定≤26℃。
防暑保障:等候区设遮阳棚与喷雾风扇,配备藿香正气水等急救药品。
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主要风险点
机械故障:发动机水温过高致“开锅”;刹车片过热致制动失效。
爆胎风险:轮胎胎压随气温升高,重载行驶易爆裂。
人员操作失误:驾驶员高温疲劳引发碰撞或侧翻。
监管要求
车辆维护:每日清理发动机散热器,轮胎按标准胎压下限值充气(如下调5%~10%)。
作业规范:连续作业≤2小时,换班休息;涉水路段水深超30cm时禁止通行。
各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应对极端天气引发特种设备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遇有突发情况,要科学果断处置,第一时间报告。同时,要加强面向员工和公众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本辖区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共同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来源: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易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