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芙蓉研析】从国美发家史看合规的意义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1-03-12 09:01:53
摘要:现如今,谈及互联网网络购物,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对于线上互联网电商的几大巨头,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不过大家是否还记得,早在十多年前,互联网购物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的线下零售王者——国美。1986年,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经销之路。1987年1月1日,国美在北京成立。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成立的这家企业,会在20年后,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线...

 

现如今,谈及互联网网络购物,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对于线上互联网电商的几大巨头,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不过大家是否还记得,早在十多年前,互联网购物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的线下零售王者——国美。

1986年,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经销之路。

1987年1月1日,国美在北京成立。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成立的这家企业,会在20年后,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连锁企业。

并且,将这个年轻人捧上“首富”的宝座。

这个年轻人就是:黄光裕。

黄光裕

黄光裕,能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伙,变成今天身价百亿的富豪。

其本人固然有其过人之处。但我们不妨从法律工作者的视角来看看,黄光裕以及国美是一步步做大做强的。

以下是国美发展的大事纪: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创立国美电器。

1990年,国美创新供销模式,脱离中间商,与上游厂家实施直供模式。

1991年,国美率先创新在《北京晚报》刊登中缝报价广告,走出了坐店经营的传统模式,被誉为中缝大王。

1998年,国美出台《国美经营管理手册》,建立了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范本,为走向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1年5月,国美在全国范围内有13家连锁店同期开业, 标志着国美电器进入“全国连锁网络”建设的高峰期。

2003年2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02年中国连锁经营企业排名结果,国美以年销售额108.96亿元位居第四名,在中国家电零售企业中位居第一。

2004年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03年我国连锁企业经营业绩,国美以年销售额177.92亿元位居第三,在中国家电零售业中位居第一。

2004年6月,国美电器有限公司(HK.0493)在香港上市。

2004年8月,国美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评选为“中国企业500强”。

(以上信息节选自百度百科)

通过以上事纪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几个关键词一直贯穿国美的发展史,它们分别是:“创新”、“规范”、“联合”

我们都知道商场如战场,在原有的规则体系内任你打得头破血流,往往不如别人一招出奇制胜,兵者诡道也,商场亦如是。

但出奇制胜,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目的,而是手段。如果一味追求手段,难免会陷入只顾尔虞我诈的斗争中去,从而消耗企业的生命力,会极大的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创新的基础之上,“规范”就是避免企业陷入死循环斗争,保持企业生机长青的守护石。

从国美的发展事纪中,我们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当国美在黄光裕的奇谋指导下,异军突起后。国美转头就制定了《国美经营管理手册》,为国美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是联合,在全国展开后,国美通过不断的兼并,联系渠道上下游,联合经销商与厂家,终于一步步走到了第一的宝座。

良性的联合通过规范的指导,就能发挥超乎想象的竞争力。

这就是国美带给我们的启示。

但是这样的启示,如今往往没几个大企业真的读懂了。

因为联合的另一种极端发展形势就是垄断,正如社会主义在德国率先兴起之后而演变为纳粹一样。

当前大部分大企业,譬如电商平台,网游公司等,就目前的表现来看,更倾向于吃独食,即垄断。

因此,大家很容易发现今天某某企业又因为涉嫌垄断被罚款了。

今天的中国正在积极走向全球,面对这个趋势,各个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竞争环境的改变和产业升级带来的阵痛。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加规范、更加成熟的管理体系。

我们的对手不再是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的中国人,还有更多虎视眈眈的外企在外面,跃跃欲试和中国的企业交手。

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如何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软实力,是未来二十年中国企业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举个浅显的例子,中国在非洲援建已经多年,很多中国企业和中国人都到了非洲发展工作,在非洲工作的人群中,中国人或许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排名前几的。但是,即便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坊间都积极去非洲寻求共同发展,但非洲人对中国人大体印象以及当地社会地位的描述,往往都不如我们的邻居印度。

原因很简单,印度人比我们更加团结。

我们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制度去指导我们在海外的商业贸易活动,无论是个人民间风俗、企业行业内部。一盘散沙,怎能不被各个击破?

今天,我们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同样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要不要合规?很多企业可能以为这只是国家众多众多政策中的一条,很普通没什么特别,但这恰恰就是疏忽大意的地方。

合规意味着,“国家有支持,企业有保障,行业有优势。”

不合规的企业,是走不出国门的,不仅走不出国门,在国内也将寸步难行,因为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而中小企业如果还不能敏锐的嗅到风口的转变,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作者简介:

来源:芙蓉律师事务所

编辑整理:邱琪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