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芙蓉研析】 “网络正义”变“网络暴力”,我们与恶的距离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2-04-02 17:44:03
摘要:近日,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研名单的新闻引起广泛讨论,新闻主人公为陈鑫,在初试中以第二名的成绩,在复试中成功逆袭,其中初试第一名390分,复试77.93分,陈鑫初试331分,复试成绩高达90.86分,拿到唯一的录取名额。由于二人初试分差过大,很多人对录取过程存在质疑,怀疑人为操纵单科划线。其中,流传最广的则是陈鑫英语47分,父亲是学校某院长,通过关系拿到录取名额。这一言论一出,陈鑫马上成为网友的攻击目标,网友们纷纷...

 

近日,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研名单的新闻引起广泛讨论,新闻主人公为陈鑫,在初试中以第二名的成绩,在复试中成功逆袭,其中初试第一名390分,复试77.93分,陈鑫初试331分,复试成绩高达90.86分,拿到唯一的录取名额。由于二人初试分差过大,很多人对录取过程存在质疑,怀疑人为操纵单科划线。


其中,流传最广的则是陈鑫英语47分,父亲是学校某院长,通过关系拿到录取名额。这一言论一出,陈鑫马上成为网友的攻击目标,网友们纷纷为初试第一名鸣不平,各种谩骂质疑层出不穷,要求北京协和医学院给说法。



随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发文辟谣,该争议就在一篇声明中草草了结。据了解,陈鑫自身成绩优异,大学期间发布了一篇SCI,也只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所谓的黑幕,无非就是自身努力罢了。造谣者如潮水退去,中伤者的阴影依旧存在。

在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暴力屡见不鲜,如何整治网络环境,面对网络暴力如何维权,成为热点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魏世忠表示,鉴于网络的隐蔽性,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违法成本低,执法和维权难度大的问题,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擦亮“法治利剑”,打击网络暴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清朗网络环境。

芙讼团队提示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除了刑事责任,网络暴力还可能涉及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侵权责任,或因涉嫌侮辱、诽谤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因此,我们面对各种碎片化的“事实”,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警惕自己成为网络施暴者。治理网络暴力,需你我同行。

来源:芙蓉律师事务所

编辑整理:易赛楠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