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智胜律法团刑辩部负责人王长山律师代理某涉百人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经过阅卷与精准辩护及与检察官的多次沟通,在长达一年多的博弈下,最终检察院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受到客户与家属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智胜刑辩成功案例
本案案发于2021年,涉案公司为本地某知名公司,上百余员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金额巨大,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案发后,王律师便接到了家属的联系和委托,并以最快的速度安抚好家属情绪,向公安机关了解案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结合了解到的情况,王律师发现,当事人所涉事实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从而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不仅如此,此时当事人还被认定为公司核心管理层,职级较高,极有可能会被从重处罚。
面对该情况,王长山律师所负责的智胜刑辩团队立刻对该案展开辩护工作。在未能阅卷的侦查阶段,王律师从新闻报道中抽丝剥茧,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更全面地了解案情。为了更好办理此案,进行有效的审前辩护,团队就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起诉情况进行了检索,形成不起诉大数据报告,并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信息种类认定,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审判实例。
王律师表示,该罪中信息种类的认定至关重要,因为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其数量和性质直接影响到量刑。尤其是敏感信息,只需要50条便能达到“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在完成基础准备工作后,王律师凭借其专业能力迅速开始与公安部门沟通取保候审事宜。王律师充分运用法律知识,从涉案单位的犯罪性质、涉案人员的职级判断、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证据构成等多个方面深入展开辩护。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的第30天成功办理了取保候审,实现了辩护的第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取保候审之后,王律师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依然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要为涉案人员争取真正的自由,仍需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王长山律师及助理第一时间赶到检察院查阅、复制案卷,并梳理案卷内容。经过反复阅卷,王律师敏锐地发现,该案鉴定意见的鉴定方式存在重大漏洞,该案的鉴定意见存在重大问题,其结论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首先,鉴定意见中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于公司云盘,而该云盘是公司员工都能够访问和下载的平台。换句话说,只要具有相应权限的下属就可以在不经过上级的情况下直接下载信息,而上级并不一定知情;此外,其他小组和部门的员工同样可以访问云盘并下载信息,导致数据混杂,难以明确区分。其次,该鉴定意见仅列出了文件夹的名称,并通过文件夹名称来判断信息的种类。第三,部分文件包含了全公司的总数据,各部门根据需要下载其局部信息,更加难以确定哪些人侵犯了哪些信息。据此,该鉴定意见不能作为定案依据。除此以外,王律师认为,当事人的职级认定不应当单一依赖于公司组织架构图,而是应该根据其实际管理权限、职责、薪资水平等综合评价。
在经过与检察官的多次地、有效地沟通与探讨,检察院最终对当事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至此,当事人彻底恢复自由。
刑事辩护工作通常关乎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这对当事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辩护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应不断追求卓越。在为当事人辩护时,应充分了解、调查和研究所有有利于辩护的情况,务求做到细致、认真和耐心。
在本案中,尽管面临数十万条信息数据,王律师依然毫不懈怠,仔细地梳理资料,找出漏洞并动摇控方证据体系。王律师表示,刑事辩护的目标是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为当事人争取最佳辩护效果,这才是真正履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表现。(杨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