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芙蓉律师事务所智胜律法团召开周总结会暨团队内训会。智胜律法团各成员对上周工作进行了总结复盘。内训会上,王长山律师以《Chat GPT能帮我们做什么》为主题作分享,向团队成员介绍了Chat GPT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展示了GPT-4的使用过程和工作成果。
ChatGPT的全称是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它能够基于在预训练阶段所见的模式和统计规律,来生成回答,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
ChatGPT能为律师做什么?如今的ChatGPT,已经能帮助我们生成文书,做法庭准备,进行法律研究,解答法律知识问题,理解裁判文书,分析案件,做法律翻译,进行法律计算,协助客户管理,甚至进行律师个人营销等等。例如让它对某一法律研究类文章起一个标题,只需要给它设定一个职业背景,“投喂”它几个关键词,并且提出字数等要求,就可以随机生成多个标题。而我们可以直接采用这些标题或者从中寻找灵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标题。然而,据了解,有高达95%的法律人士在使用ChatGPT时遇到了困扰。在面对这样新型的工具时,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效能,帮助自己在工作中省时省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还是个难题。
对此,王长山律师提到一个基本原则:“输入决定输出”。“指令”就是给ChatGPT的输入,一个有效的指令,需要我们明确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尽可能清晰、具体地表达出来。在分享中,王律师对ChatGPT的使用进行了演示。王长山律师假设自己的角色是一名想要离婚的男士,与妻子准备协议离婚,需要一份离婚协议。角色确定后,王律师对夫妻共同财产、子女抚养等背景进行了假设,随后向GPT发送指令:“你是一名专业的律师,我是你的委托人,我现在需要和我的妻子离婚,需要一份离婚协议,夫妻双方没有共同财产,子女归我来抚养,抚养费对方要每月支付一万元,请你起草一份离婚协议”。片刻后,GPT便输出了一份离婚协议,其基本的条款已全部罗列好,对于律师来说,只需要稍微修改格式即可。可见,如果熟练运用ChatGPT,会给律师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节省许多时间成本。
然而目前来看,ChatGPT并未向中国客户开放注册,且GPT的成本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想要看到GPT在行业内部的广泛使用,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面对ChatGPT的袭来,律师可能会被挤占原有的部分服务市场,业务拓展机会、专业护城河的构建和个人成长速度都可能受到影响。此时,律师更应该加强自身“软实力”的提升,在处理、分析、判断知识上,律师作为有独立意识且有智慧的主体,永远不可能被ChatGPT所替代。(杨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