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刑事案件处理中,刑事和解与谅解是两个常被提及的概念,两者在形式和法律效力方面各有差异。
本文聚焦于刑事谅解,即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并由被害人一方出具的谅解书。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谅解态度,可能包括对其过错的宽恕、对其改过自新的期待,以及愿意减轻或放弃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意愿。
未来系列文章将逐一介绍刑事和解、退赃、取保候审等程序所需材料,敬请关注。(关注:长山律师)
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刑事谅解是重要的量刑情节之一。一般情况下,谅解本身不直接影响犯罪构成,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处罚。刑事谅解书在不同的案件办理阶段有着不同的效果。
侦查阶段
在侦查阶段,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案件性质不是很严重的,且有坦白、自首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此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或是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并赔偿的,并请求侦查机关撤销案件的,侦查机关撤案的可能性较大。
这里所说的犯罪情节比较轻的案件包括故意伤害案(致人轻伤)、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等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同样,在侦查机关向检察院提请批捕阶段,若被害人出具谅解书,且无明显社会危险性,检察院可决定不予批捕,增加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机会。然而,无辜者主动赔偿求得谅解,可能被误解为默认犯罪行为,需谨慎处理。
审查起诉阶段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于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轻微案件,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即便无法争取不起诉的决定,被害人谅解也仍然是检察院在提出量刑建议时考虑的情节之一。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审判阶段
在审判阶段(一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被害人谅解是一个重要的酌定减轻情节,法院在量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减少基准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十一)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对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当从严掌握。
如果在一审中都没有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在二审阶段取得的谅解还有用吗?
答案是当然有用。因为这是在二审阶段新增的一个量刑情节,二审法院会在判决时考虑该重要因素,更有甚至会直接改判。
如何书写?
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案件发生后,犯罪嫌疑人家属通过和被害人多次沟通,好不容易获得了被害人口头上的谅解,在书写谅解书时却犯了难。此时,如何获得一份有效的谅解书成了关键问题。
刑事谅解书首先应当由被害方自愿签署,不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欺诈、胁迫的情形。
其次,谅解书通常应体现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简述案件经过(如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第二部分,阐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第三部分,被害人自愿谅解,请求办案机关减轻或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笔者结合自身办案经验总结了一份谅解书模板(文章末尾),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最后,笔者想强调的是,谅解书并非必然导致从轻发落。对于社会影响恶劣、主观恶性大或公众愤怒强烈的案件,或者并不仅仅是侵犯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即便是被告人费尽千辛万苦拿到了谅解书,法院也可能不会从轻处罚。所以被告人是否要争取谅解,应当综合案件情况考虑,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关注:长山律师)
刑事谅解书(简要版)
谅解人:
公民身份号码:
联系电话:
被谅解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公民身份号码:
联系电话:
20XX年XX月XX日XX涉嫌XXX罪被刑事拘留。事件发生后,被谅解人通过亲友多次向谅解人赔礼道歉,态度十分诚恳。我们愿意谅解他们,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请求司法机关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谅解人自愿订立本刑事谅解书。
谅解人(签名):
见证人(签名):
日期:
来源: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
作者:杨雨晖
编辑:易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