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实践中,一份优秀的法律文书不仅是法律知识的载体,更是律师专业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直接体现。它不仅要求内容精准无误,更需在形式上做到简洁、清晰,以便于阅读者快速把握要点,增强说服力。8月16日,芙蓉律师事务所智胜律法团周例会如期举行,智胜律法团负责人、刑辩部部长王长山律师结合自己的经验,从理论出发结合实例,从封面设计、标题设定、内容构建、可信度提升及案例分析等角度,探讨法律文书写作的关键技巧,为青年律师们带来一次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文书写作能力。
一篇好的文书应该是什么样的?王长山律师在例会上向团队成员发问,团队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贺佳妤律师认为,好的文书应该表达清楚,逻辑通顺。实习律师戴卓逸认为,好的文书应当说理鞭辟入里,并且简洁明了,可以使人信服。王长山律师赞同了大家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封面设计:第一印象的塑造
王长山律师提出,在法律文书写作中,许多人忽视了封面的作用,或者根本没有使用封面的习惯。殊不知,一个好的封面十分有助于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并且突出文书的主题,帮助阅读者快速了解文书内容。而简洁而专业是封面设计的核心原则。封面应包含案件名称、提交单位(或提交人姓名)、提交日期等基本信息,避免过多装饰性元素,保持整体风格的庄重与正式。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布局,能够立即为阅读者营造出专业、严谨的氛围,为后续内容的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二、标题设定:概括与吸引并重
其次,王长山律师指出,标题是法律文书的眼睛,它应简洁明了地概括文书的核心内容,同时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激发阅读者的兴趣。有效的标题能够迅速传达文书的主题思想,帮助阅读者快速定位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在设置标题时,应注重语言的精炼与准确,避免模糊不清或过于冗长。同时,如有必要可以使用主、副标题的形式,利用副标题起到进一步突出主旨、强调内容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三、内容构建: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回答文章最开始的问题,什么样的法律文书才是好的文书。王长山律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当文书的观点能被法官、检察官,或是其他阅读文书的人采纳,那就是好的文书。而达到此种效果,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文书内容应当有理有据。实习律师戴卓逸提出,要体现有理有据,在论证方法上可以采取“三段论”的形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王长山律师赞同了这种观点,但同时提出对于常识性的大前提可以适当省略,并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结论先行:采用“结论先行”的策略,即在文书的开头或段落起始部分明确提出结论或核心观点,随后再展开详细论证。这种方式有助于读者快速把握要点,提升阅读体验。
(二)可视化应用:在适当情况下,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法律关系或论证过程直观展现,可以显著提高信息的传达效率,增强文书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三)重点突出:通过加粗、下划线、改变字体颜色或字号等方式,对文书中的关键点进行突出处理,有助于阅读者快速捕捉重要信息,加深印象。
四、提升可信度:严谨论证,规范呈现
与此同时,王长山律师指出,法律文书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其说服力的强弱。要提升文书的可信度,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式规范:遵循法定格式和行文规范,确保文书的结构、语言、排版等方面均符合法律要求。
(二)内容严谨:论证过程需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支持,避免主观臆断和模糊表述。
(三)充分引用:合理使用脚注、尾注等方式,对引用的法条、案例等进行详细标注,既避免了正文冗长,又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
(四)有效沟通:写作时,应注意语言表达精准和简洁,避免文章内容的冗长,不重复啰唆,节约阅读者的阅读时间,与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有效沟通,提升文书的说服力。
每一份法律文书都是专业知识与逻辑的结晶。王长山律师的分享,不仅对团队成员来说受益匪浅,也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指引。通过此次例会,智胜律法团的成员们认识到,一份优秀的法律文书,是法律智慧的火花,也是法律职业精神的体现。在此后的工作中,智胜律法团的每一位成员也将用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文书、每一位客户、每一个案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戴卓逸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