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芙蓉律师说法】远离家暴,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你撑起 “保护伞”

来源:法周融媒     发布时间:2024-11-18 17:48:38
摘要:一、案例导入在广东某地,陈某(女)与丈夫林某婚后感情逐渐恶化,林某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对陈某大打出手。有一次,林某在酒后因为陈某抱怨了几句,便对陈某拳打脚踢,导致陈某多处软组织挫伤、淤青。陈某不堪忍受,向当地居委会求助,居委会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并记录了相关情况。之后,林某并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通过电话、短信对陈某进行威胁,声称如果陈某敢离开他或者向其他人诉说他的行为,就会让陈某 “好看”。...

一、案例导入

在广东某地,陈某(女)与丈夫林某婚后感情逐渐恶化,林某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对陈某大打出手。有一次,林某在酒后因为陈某抱怨了几句,便对陈某拳打脚踢,导致陈某多处软组织挫伤、淤青。陈某不堪忍受,向当地居委会求助,居委会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并记录了相关情况。之后,林某并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通过电话、短信对陈某进行威胁,声称如果陈某敢离开他或者向其他人诉说他的行为,就会让陈某 “好看”。

陈某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她收集了居委会的调解记录、自己受伤后的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以及林某威胁她的短信内容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书,详细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的过程和目前面临的威胁情况。

法院在审查陈某提交的证据后,认为陈某确实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依法作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裁定禁止林某对陈某实施殴打、威胁等家庭暴力行为;禁止林某骚扰、跟踪、接触陈某;责令林某暂时迁出与陈某共同居住的住所。人身安全保护令生效后,林某一旦靠近陈某规定的安全范围,陈某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将依法对林某采取措施。这一保护令有效地保障了陈某的人身安全,让她能够摆脱恐惧,重新开始生活。

二、什么是人生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旨在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家庭内部事务难以通过法律介入的局限。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独立的保护手段,不需要以离婚诉讼等其他诉讼为前提。

在法律效力方面,一旦人身安全保护令下达,被申请人必须严格遵守。如果违反,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有力地约束了施暴者的行为,保障了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安宁。

三、申请条件

首先,申请人必须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等多种形式,比如殴打、辱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等。

其次,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常见的证据包括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证人证言、施暴者的保证书等。这些证据能够帮助法院准确判断家庭暴力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四、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五、申请书模版

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联系方式]

申请事项:

1.禁止被申请人对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2.禁止被申请人威胁辱骂申请人及申请人近亲属;

3.禁止被申请人接触申请人及申请人近亲属;

4.禁止被申请人骚扰申请人及申请人近亲属。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系 [关系]。在共同生活期间,被申请人多次对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详细描述家庭暴力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手段、造成的伤害等),申请人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并且申请人目前仍然面临被继续实施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特向人民法院申请上述人身保护令。请求贵院依法批准!

此致

[具体人民法院名称]

申请人 (签名):[申请人姓名]

[申请日期]

六、结语

家庭暴力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线,为那些深陷家暴困境的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往安全与自由的道路。希望每一位遭受家庭暴力的人都能勇敢地站出来,了解并利用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有力武器。让更多家庭远离暴力的阴霾,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宁,而不是恐惧和伤痛。

来源:芙蓉律师事务所

作者:江思柔

编辑:刘眉欣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