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沅水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桃源县农村综改工作有序推进,产出高效,一处处“致富路”的连接、一条条“连心渠”的贯通、一座座“感恩桥”的修筑、一盏盏“夜明灯”的点亮,综改项目建设让桃源进入了“天蓝、地绿、路畅、水洁、景美、人欢”的“桃花源”快车道。
县乡联动 示范引领
全县28个乡镇(街道),412个行政村(社区),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2019年,全县上级转移支付和县本级预算安排、拨付综改资金共计2880万元,其中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178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20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发展600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300万元。
力争“三早”。即早决策、早申报、早施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讲政策、明确职责、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把村民形成的决议通过乡镇(街道)政府尽早申报到县综改办,县综改办现场踏勘,根据财力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尽快下达,尽早施工。
突出“三引”。突出引领全域旅游方向。2019年,县综改办考察评估后安排综改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沙坪镇湖湘坪村内的通村公路高标准升级改造,对进村3公里的旅游公路固路基、扩路面、铺沥青,如今路畅人涌,全村山货、旅游、农家乐等收入使人均增收1500元。突出引领农田水利方向。浔阳街道菉萝坪村一口撂荒堰塘(水面约20余亩),因多年失修,堰堤受损、渗水严重、杂草丛生,当地村民要求整修的意愿强烈。县综改办按程序予以审批同意,安排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20万元,施工质量达标,恢复灌溉田地300多亩,村民十分满意。突出引领生态家园建设方向。2020年,把架桥镇栖凤山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示范项目,确定“生态栖凤、美丽田园”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经济、文化体系和农村民主管理体系建设等,努力把该村打造成为产业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村居幸福家园。
严把“三关”。即“审批关、验收关、拨付关”。从确定奖补项目到拨付奖补资金,严格执行“三个相符”原则,即实际申报奖补项目与民主议事项目相符、实际建设工期与申报方案相符、实际投入额度与工程决算相符。建立健全奖补项目“三级验收”制度,先由村民议事小组组织群众自行验收,自评合格后申请乡镇(街道)验收;乡镇(街道)验收合格后,签署意见申报县综改办验收,县综改办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评价验收后予以拨款,县财政对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户结算。
民主决策 职责明确
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健全三个制度。先后制定了 《桃源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桃源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公示暂行办法》《桃源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管护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项目建设。
推进三项机制。民主议事机制:按照“议”字当先、民主决策的原则,将农村综改项目列入村务公开的突出内容,做到议前公告、议中公正、议后公示,凡未经村民议事程序和未公示的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确保奖补项目向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民生实事倾斜。长效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把管养机制建立作为核拨奖补资金的必要审批条件,要求项目村做到管护人员、管护经费、管护责任“三明确”,并对奖补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安排后续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了财政奖补项目发挥长效作用。示范引领机制:点、面结合,既保证一定的奖补面,又集中财力抓示范点的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引领、项目示范、资金带动作用。
做到三个到位。责任主体到位: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乡镇(街道)政府、村委会、社区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责任主体,形成“政府主导、综改牵头、乡镇(街道)督导、村社(社区)实施”的工作格局。政策宣传到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广泛宣传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树立农村公益事业“国家助、大家办”的共识理念。每年实施的综改项目竣工验收后,制作不锈钢年度标识牌,镶嵌在所建工程的醒目位置,提升综改项目的认同度,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工作考核到位:县委、县政府每年把农村综改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该局同步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财政所的年度责任制考核目标,考核结果实行“双挂钩”,即与财政所工作经费挂钩、与财政所评先评优挂钩。
严格管理 提升绩效
2019年,全县完成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125个。其中,道路建设项目64个、建设里程50.6公里,小型水利项目39个、整治水渠10.5公里,修整堰塘118011立方米;绿化亮化10处;改扩建文化活动广场7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个,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100个;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2个,村集体增收96万元。
桃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在于严格规划先行:结合全县城乡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愿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库,有效避免项目建设的随意性和重复性,确保项目安排科学、推进有序。严守政策底线:主要明确了“二个不突破”,即奖补范围不突破,限于村内道路、小型水利设施和村容村貌改造等支农资金尚未覆盖的公益事业建设;投资规模不突破,对可能形成负债的项目一律不审批。严控程序操作:按照“先议后报、先报后批、先批后建、先建后补”的原则,将工作流程设置成基本信息公示表、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竣工验收表、资金申拨审批表等四张表格系统反映,做到“一个项目一套表册,一个乡镇(街道)一本档案”。
桃源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如一抹春风,拂开了桃源县乡村建设的文明之花、美丽之花、幸福之花。(来源: 湖南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