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生命的春天——记澧县第三人民医院七旬抑郁患者的“破冰”之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3 16:49:01
摘要:在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的走廊上,宋奶奶由老伴搀扶缓步走着,不时向经过的医护人员点头微笑。谁能想到,两周前这位74岁的老人被轮椅推入病房时,面容枯槁、眼神空洞,拒绝一切交流与进食。多年的重度抑郁像一层厚重的冰壳,将她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而今,这层冰正在春日般的医疗关怀中悄然融化。“我不吃...吃了也要吐... ”这是宋奶奶入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体重不足40公斤的她蜷缩在病床上,如同一片枯萎的落叶。女儿肖女士...

在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的走廊上,宋奶奶由老伴搀扶缓步走着,不时向经过的医护人员点头微笑。谁能想到,两周前这位74岁的老人被轮椅推入病房时,面容枯槁、眼神空洞,拒绝一切交流与进食。多年的重度抑郁像一层厚重的冰壳,将她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而今,这层冰正在春日般的医疗关怀中悄然融化。

“我不吃...吃了也要吐... ”这是宋奶奶入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体重不足40公斤的她蜷缩在病床上,如同一片枯萎的落叶。女儿肖女士含泪讲述,母亲患抑郁症已十余年,辗转多家医院,症状却时好时坏。近一个月来,老人完全拒绝进食,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日渐消瘦。

“先建立信任,再谈治疗。”接诊后科室主任侯眼亮、护士长黄玉涓以及经治医生昌家奇小范围会诊后一致认为。医护人员没有急于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每天轮流坐在宋奶奶床边,不谈论病情,只是聊些家常——澧南的油菜花开了,比往年更绚丽;食堂今天的红烧肉很香;护士小刘的宝宝几天不见又长大不少……渐渐地,老人紧闭的嘴角开始有了一丝松动。

第三天的早晨,护士小皮发现宋奶奶正盯着邻床病人桌上的小米粥出神。“宋阿姨,今天的粥熬得可香了,您要不要尝一小口?就一小口。”令人意外的是,老人微微点了点头。然而仅仅半碗粥下肚,剧烈的呕吐便接踵而至。胃肠造影显示,长期进食不足已导致胃功能严重退化。“现在强行进食只会增加痛苦。”多学科会诊后,医疗团队决定采取胃管营养支持。“你们是为我好...我知道...”宋奶奶这种理性的认知让医护人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胃管置入后,营养师量身定制了渐进式营养方案。第一天仅输入200毫升营养液,之后每天酌情增加。与此同时,科室护士每天两次来到床前,用专业又不失温情的语言引导老人打开心结。“宋奶奶,您看窗台上那盆绿萝,您住院这几天它长出了三片新叶子呢。”这种看似随意的交谈,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第七天,护士站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宋奶奶主动询问今天的营养液口味!这个细微变化被敏锐的护理团队捕捉,立即调整了沟通策略。年轻护士们开始“不经意”地在老人面前讨论医院门口新开的面包店,说起查房时闻到某病房飘来的排骨汤香气...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像一把把小钥匙,慢慢撬动着抑郁筑起的心门。

转折发生在入院第十天。早晨查房时,宋奶奶突然拉住主治医生的白大褂:“医生...我想试试自己吃饭... ”医疗团队迅速评估后,决定在保留胃管的同时尝试经口进食。当第一勺小米粥被老人稳稳送入口中而没有引发呕吐时,整个病房仿佛都松了一口气。那天晚上,护士长还在交班本上特别记录:“患者晚餐自主进食半碗面条,表现愉悦。”

随着营养状况改善,宋奶奶的精神状态逐渐恢复。她开始注意仪表,要求女儿带来梳子和面霜;开始对病房电视里的戏曲节目产生兴趣;有一天清晨,护士发现她独自站在窗前,轻声哼唱着年轻时的歌谣。心理评估量表显示,她的抑郁评分从入院时的重度降至中度偏轻。

“我想走走。”简单四个字,让医护人员欣喜不已。科室医师立即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计划。起初只是在床边站立片刻,后来能在搀扶下走几步,现在的宋奶奶已经可以自如地在走廊来回散步,甚至主动与其他病友打招呼。这种社交能力的恢复,在抑郁症治疗中被视为重要的里程碑。

在最近一次家属沟通会上,肖女士姐弟哽咽着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这是妈妈住院前,这是昨天的...简直判若两人!”对比图中,原先木然呆坐的老人,如今眼中有了光彩,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更令人欣慰的是,宋奶奶开始关心起家人的生活,叮嘱孙子天冷加衣,询问儿女工作是否顺心——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对长期抑郁患者而言却是珍贵的康复信号。

“抑郁症治疗就像在黑暗中种花。需要无尽的耐心与信念。”宋奶奶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纠正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干预重建认知模式,人文关怀修复社会功能,三者缺一不可。

拔除胃管的那天,阳光正好。宋奶奶欣然从护士长手中接过一束鲜花,此刻的她或许还不完全明白,自己的康复故事正在激励着同病区的其他患者。那个曾经蜷缩在病床上的沉默老人,如今成为病房里的一缕暖阳,见证着生命在专业医疗与人文关怀中重获新生的奇迹。

“明天早餐我想喝豆浆。”这是宋奶奶今天下午对老伴说的话。朴素的心愿背后,是一个灵魂重新拥抱生活的勇气。当医护人员看到她手捧豆浆开心的样子,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春天,对宋奶奶而言,来得正是时候。

来源:澧县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侯眼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