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澧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独立开展湖南省首例县级医院国产脉冲消融房颤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示了该院在房颤治疗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卓越实力,标志着澧县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患者胡爷爷因为“反复心悸、气促”来医院就诊,完善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心房颤动”,且胡爷爷心脏彩超显示双房扩大,伴有二尖瓣重度返流及三尖瓣中度返流,合并心功能减退,心悸、气促罪魁祸首为“心房颤动”所致。
为了改善胡爷爷的生活质量及症状,澧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严夫主任医师与电生理团队成员李明春副主任医师、宋明明主治医师充分评估胡爷爷病情及进行讨论后,决定为胡爷爷实施房颤“脉冲消融”手术。经过团队的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心房颤动(AFib)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症状性房颤的标准方法,传统的消融能量主要为“冰”和“火”两种,“冰”——冷冻消融,“火”——射频消融(RFA)。射频消融通过加热心肌组织以形成病灶,而冷冻消融则通过极低温度实现相同的目标。尽管这些技术在治疗房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并发症。为了克服传统消融技术的不足,一种新型的非热消融方式“电”消融——脉冲电场消融(PFA)应运而生。脉冲电场消融利用超短、高压的电脉冲选择性地靶向心肌细胞,通过不可逆性电穿孔机制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形成消融病灶。与传统的热消融相比,PFA具有潜在的优势,包括更高的组织选择性、更快的治疗速度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脉冲消融技术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最新技术,其有效性与传统技术(射频或冷冻)相似,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脉冲能量具有可穿透性及可叠加性,能有效消融病变区域,且具有高度的组织选择性,避免毗邻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未来,脉冲消融技术将在心房颤动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更安全、更有效、更高效的房颤治疗选择。澧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也将持续探索创新技术,推动房颤介入诊疗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澧县人民医院
作者:关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