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点燃心中的那一盏“明灯”——致敬津市检察院的“燃灯者”们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19-11-28 10:35:41
摘要:有一种传承是检察情怀的延续;有一种坚守是执着于心中的“检察蓝”;有一种担当叫心中有责,敬业进取;有一种乐观为乐在其中,苦中作乐。在津市检察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犹如那盏盏“明灯”点亮着自己,照亮着周围人。明灯·传承传承是一种继承一种自信一种认同,是承载同一种责任,延续同一种情怀,彰显同一种精神。她,一家三代人,父亲是老检察,自身从检近三十年,女儿是未来的“法律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青春选择了相同的...

 

有一种传承是检察情怀的延续;有一种坚守是执着于心中的“检察蓝”;有一种担当叫心中有责,敬业进取;有一种乐观为乐在其中,苦中作乐。在津市检察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犹如那盏盏“明灯”点亮着自己,照亮着周围人。

明灯·传承

传承是一种继承一种自信一种认同,是承载同一种责任,延续同一种情怀,彰显同一种精神。

她,一家三代人,父亲是老检察,自身从检近三十年,女儿是未来的“法律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青春选择了相同的事业,相同的信仰,她是公诉科科长、员额检察官向阳葵。在她的带领下,津市检察院公诉科实现了从基层院吊车尾到第一方阵的“逆袭”,首创了庭审实质化改革和多元化听庭评议的“津市检察模式”。

同样优秀的检察官周伟,从公诉到侦监,再到现在的捕诉合一,始终服从党组安排,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发光发热。他的女儿在上大学报考专业时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法律专业,希望能够和父亲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明灯·坚守

说到她,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亲切的称呼一句“玉芳姐姐”,她总是用自己的激情和对检察事业的热爱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以踏实勤奋的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普遍赞誉,她就是津市检察院未检负责人、员额检察官熊玉芳。她始终谨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职责,运用自己手中的法律“武器”帮助未成年人从迷途走向正轨。她说:“比起法庭上的唇枪舌战,我更愿意看到未成年人悔悟的泪水和重获新生的笑容。”。

她也是一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她一方面承担着繁忙的办案工作,另一方面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人大政协履职,利用代表委员的身份积极宣传基层检察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把自己的命运同胸前的检徽紧紧连在一起,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检察事业”。

明灯·乐观

短袖T恤是他“标配”。从夏到冬,从酷暑到严寒,你总会看到有这么个人,不变的是穿着一件短袖T恤。看到他,大家总忍不住感叹一句“武哥真的是身体好”。

忙碌也是他的“标配”。在津市检察院年轻干警的眼里,他几乎可以说是引领性的榜样。他是长沙“伢子”却扎根了津市,十几年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塑料津市话”。每次下班的时候经过“武哥”的办公室,他的门基本上都是开着的,不是因为忘记关门,而是因为晚上要过来加班,忙着发稿子,忙着想活动方案。

乐观更是他的“标配”。无论每天多忙,他总是能挤出时间来锻炼身体,来寻找“乐子”。足球是他除了工作以外的热爱,每周来一场是必须的。最近冬泳又成了他的“新宠”了,大概这就是“身体好”的原因吧。“他”就是津市检察院的法警大队队长刘武,乐观向上,热爱工作更热爱生活。

明灯·担当

“幸福就是这个时候下班,还有口热饭吃。”在杨胜的朋友圈有这样一条动态。

“最近早出晚归,今天中午好不容易和七月(女儿)吃饭,她不搭理我。”最近,因为张某某寻衅滋事,开设赌场案,津市检察院公诉科的干警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早上天没亮就出门提审,到晚上天黑也不见人影回来。刚上任奶爸没多久的杨胜就是这加班“大军”中的一员,于是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不能按时下班回家陪孩子、家里有事不能及时兼顾,这些情况不是偶然,像杨胜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比如公诉科的“陀螺”鲁洪、“最美军嫂”汪琪等等。当家庭的责任与工作的职责难以两全,面对这样的两难,一线办案的检察官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用行动诠释了担当。

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用心血和汗水谱写津市检察的华彩篇章,其实这正是内心坚定的使命感和对本职工作的执著和追求,促使着他们伏枥向前,自强不息。(融媒体记者:易赛楠 通讯员:杨虹)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