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秸秆烧不得!不仅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粉碎还田能增肥,卖去回收点还能换钱哩!”在澧县码头铺镇陆家桥村的稻田边,镇村干部正向刚收割完水稻的农户讲解秸秆禁烧政策与综合利用好处。
镇村干部进行秸秆禁烧政策宣讲、引导农户进行秸秆离田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期,也是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节点。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守护辖区生态环境,码头铺镇提前部署、主动作为,以“实招”破难题、以“硬措”抓落实,从宣传引导、巡查管控到资源利用多端发力,让“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黑一块田”成为田间常态,绘就生态与丰收共生的秋日图景。
镇村干部督导种植户、农机手进行低岔收割
宣传“双渠道”,政策入人心。码头铺镇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让禁烧政策深入人心。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秸秆禁烧危害、政策规定及典型案例;线下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张贴禁烧倡议书,悬挂宣传横幅,在各村(社区)公示栏张贴禁烧公告,用“接地气”的语言把政策讲透、把好处说清,引导农户从“要我禁烧”转向“我要禁烧”。
管控“全方位”,责任压到底。全镇上下一心,构建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地块”的三级责任制,实现全镇20个村(社区)“地块有人看、责任有人担”。同时组建由镇综合执法队、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流动巡查队,配备宣传车,每天早中晚三次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块开展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劝阻、现场整改;开通24小时禁烧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管控格局。
利用“多路径”,废秆变“金秆”。码头铺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从源头减少焚烧隐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开展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既提升了土壤肥力,又避免了秸秆堆积;同时对接周边秸秆回收企业,建立“农户收集+企业收购”模式,秸秆可为农户带来收入,切实让“废秸秆”变成“香饽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下一步,码头铺镇将继续以秸秆禁烧工作为纽带,为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持续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巡查,同时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覆盖面,推动禁烧工作从“被动管控”向“主动参与”转变,推动禁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让秋日的乡村既有丰收的“成色”,更有生态的“底色”,也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乡村落地见效夯实基础。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