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澧县火连坡镇水氽洞村三组的屋场坪上,一场关于光伏升压站征地补偿费分配的户主协商会正有序进行。村民们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九亩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案畅所欲言。最终,在镇经管站、矛盾调解中心与村支两委的共同见证下,大家一致同意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并约定今后组内所有土地补偿均照此执行。一场可能引发纠纷的分配难题,在充分讨论与民主协商中平和落地。

火连坡镇矛盾调解中心分管领导接待来访群众
这只是火连坡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生动切片。今年以来,火连坡镇以建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抓手,整合资源、下沉力量,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让许多像水氽洞村这样的“身边事”在家门口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水氽洞村3组征地补偿费调解屋场会现场
火连坡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综合受理、指派流转、限期调解流程一目了然。并且整合纪委、司法、综治、信访等多部门资源,不再是过去各部门“各管一段”的分散模式,而是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合力。群众反映的任何诉求,只需走进一扇门,就能实现“一窗受理、分类转办、限时反馈”。

水氽洞村闸口碎石场矛盾调解协议签订现场
在闸口碎石场,一起因地域占用引发的纠纷也曾一度剑拔弩张。原矿山老板罗金成以摩托车堵塞作业区,致使澧州矿业公司无法正常生产。接到报警后,镇调解中心迅速介入,组织双方现场调解。经过多轮协商,最终达成由矿业公司一次性补偿四万元、罗金成承诺不再阻碍生产的协议,从矛盾激化到握手言和,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
高效化解的背后,是一套严密的工作机制在支撑。镇里按照建立的“定期排查、分析研判、联动调处、闭环管理”四步工作法。村(社区)每周摸排上报矛盾隐患,镇中心每月召开研判会,对重大复杂纠纷启动“321”分级调解机制:简单纠纷就地调处,复杂纠纷由行业部门联合介入,疑难案件则由分管领导甚至镇主要领导包案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核心在队伍。火连坡镇以党建为引领,在全镇科学划分治理单元,选配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担任基层信息员。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矛盾调解员、安全排查员,成为镇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每周,这些信息员都会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形成清单上报,村(社区)七日内办结反馈,镇级层面每月汇总上报,形成“信息收集—任务分派—处理反馈—考核评价”的完整闭环。
从水氽洞村的民主协商,到闸口碎石场的快速调处,火连坡镇通过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激活基层,正逐步走出一条以“一站式”调解为特色、多元共治为基础的基层善治新路。在这里,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成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合唱”,织就了一张覆盖镇村、高效响应的基层治理和谐网。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