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石门支行扶贫工作组人员在登记贫困户基本信息
“感谢农行的帮助,让我们一家摆脱了贫困。”家住石门南北镇金河村的62岁村民马世忠说这话时,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金河村是石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农户3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马世忠一家名列其中。多年来,马世忠与老伴都在患病吃药,没有劳动能力,家中的大小事情全靠尚未出嫁的女儿一人苦苦支撑。
2016年年初,金河村被农行石门支行列入“一对一”结对帮扶点,石门支行行长刘洋第一时间走进了小山村,与结对帮扶的22户贫困农户逐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致贫原因和生产生活情况,询问他们关于金融支持方面的需求,共商脱贫致富的对策。一年多的时间里,支行为该村累计捐款数万元,帮贫困户送去了鸡苗,猪崽、农资化肥等,邀请技术人员进山传授种养技术,帮助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协助村里将道路修到村民家门口。并多次组织扶贫工作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积极帮种养殖户联系茶叶、土鸡等销售渠道。目前,包括马世忠在内,该行所帮扶的22户贫困户已有20户已实现脱贫摘帽,剩余2户预计在2017年底会实现脱贫。
金河村的变化是石门县众多贫困村的缩影。2016年,中央在两会提出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农行石门支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上级行和当地政府决策部署,将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全力落实精准扶贫的政策,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深化产业扶贫的金融支持,帮助山区居民们逐渐从贫困中走了出来。
“一站一点”,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石门县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县和湖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常德市唯一的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2个,这些贫困村大多位于地理位置偏远的高寒山区。前些年,石门县村一级全部撤销了信用分站,山区村民办理金融业务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办理金融业务难的问题,农行石门支行以全力打造“农民家门口的银行”为目标,积极响应当地人民银行政策,将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与农行“惠农通工程”同步推进。在金融服务站和惠农通服务点,山区村民既可以了解金融政策和知识,还可以享受存取款、信贷投放、查询、转账、代缴等多项服务。目前,农行石门支行在全县累计布放惠农通机具336台,建立服务站59个,“一站一点”辐射全县317个行政村,直接将现代金融服务送到了山区百姓的手心里。
据统计,2016年“一站一点”共办理助农取款金额1678万元,代缴话费、电费等金额2641万元,转账汇款金额超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山区老百姓缴费难、汇款难、取款难的问题,为山区老百姓节约交通费用上百万元。
产业扶贫,为脱贫致富插上翱翔的翅膀
“扶贫,最难扶的其实是人心。”农行石门支行行长刘洋告诉记者,为了帮助贫困山民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农行石门支行按照“扶贫再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走出了一条产业帮扶的新路子。
2016年,石门县政府大力发展石门县龙王洞景区旅游产业。农行得知消息后,高度重视,省、市、县三级行第一时间组成团队与县政府扶贫办、县人民银行、石门县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动对接,推介“精准扶贫·富农贷”扶贫贷款产品。在多方努力下,县农行、县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石门县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四方签订了《金融产业扶贫脱贫带动协议》,由县农投公司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行向贫困户发放贷款,贷款资金由农投公司按协议约定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县农投公司每年向贫困户分红,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截止今年7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富农贷近1366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近683户。 (记者:刘玺东 通讯员: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