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期间,以武汉为疫情重点城市,并在短时间内辐射到全国其他省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专家和国家卫生机构确认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和防控措施。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及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医疗救治、预防疫情扩散、新增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保障医疗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等一系列的举措。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坚强力量,同时间赛跑,抗击病魔。
作为资深的法律工作者,从疫情发生到目前为止,就发现、响应、救治、预防疫情扩散等过程来看,认为还是有很多值得大家深思和总结的。
1、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内容,从不同的层面、适用范围、职责范围对传染性疫情做了相关的规定,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但当疫情发生时,疫情诊断、治疗、药物研发、人员隔离、病房安置、阻断传染、交通运输、物资捐赠、物资配送、稳定物价、企业生产、人民日常生活,这些是连续发生的,牵连的行业、部门较广、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来管理和法律来规范。遇到大的疫情时,时间准备、治疗、医疗设施难跟不上疫情的扩散速度,希望增加《传染病防治法》整体性和全面性。03年非典,06年禽流感,13年H7N9,这些事件历历在目,并且有个共性,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一过,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再遇到类似的疫情,如何应对?仍采用封城、临时建“小汤山”?现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设备(呼吸机)和常用的防护用品(口罩等)都缺乏,疫情影响到各行各业。建议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订,提高全民的防预意识。
建议将《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立法修订,内容进行完善,上升到同刑法、民法、经济法的重视层面,把现有其他法律相关的部分内容进行合并到《传染病防治法》内,集中规范,建立统一快速响应的职能部门,负责传染性疫情的预防、预警、响应、诊断、药物、申报、救治、捐赠及储备物资的调配、预防疫情扩散等工作。
1.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将重点增加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的内容。如:野生动物带来的传染病如何预防,人和动物如何共处,如何保证生态平衡,如何管控非法狩猎、交易、售卖、消费食用野生动物。如何管控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目前,忽视了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如家养蝙蝠)和野生蝙蝠具有同等的疫情传播危害性。如今社会上存在的鱼目混珠,法律的灰色地带,给不法分子和违法商人有钻法律空子的机会。通过法律宣传和法律处罚手段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改变吃野生动物比吃家禽有优越感的习惯。现行法律对违反第七十五条只给予行政处罚,处罚较轻,构成刑事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对《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七十五条进行补充和修订)
1.2《传染病防治法》中对有关部门不及时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或者不履行职责的,对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刑事犯罪分子量刑时的刑罚标准,进行修订,起到震慑作用。(第六十五到七十五条修订)
1.3把国际、国内捐赠给红十字会的财物,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统一管理、分配、调度、监督,及时、公开、透明的把捐赠物质合理的分配到最急需用的第一线。(新增职能部门的对红十会的管辖范围,)
1.4 制定应对计划,疾病爆发援助方案。(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进行补充)
1.5 建立传染病应对体系,传染病监测网络和监测计划。(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进行补充)
1.6 建立中央和地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六条进行补充和修订)
1.7 建立国家和地方的医用设备和防护物资的战略储备,建立储备网络动态库存管理,中央设专门机构统一监督和调配。例:等同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储备一定数量粮食的重视程度。(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条、四十九条、六十三条进行补充和修订)
1.8建立全国病案数据库,各医院共享。(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进行补充)
1.9 加大传染病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投入,指导项目立项及计划完成时间。(对《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进行补充)
1.10 制定5年、10年、20年更长的长期治疗、预防传染病战略计划(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十五条进行补充和修订)
1.1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奖励机制,培养一大批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一样的年轻传染病防治专家(对《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一条进行补充)
1.12增加强制申报法律措施,建立申报网络资源系统共享,中央专门机构可直接监督到县一级医院的资源档案,实行网络监督,防止延误申报。实现早发现、早确诊、早预防。(对《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至三十七条进行修订)
2、参照欧盟法国的《强制申报法律措施》,英国的《传染病免疫法》、《公共卫生法案》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传染病监测网络和监测计划,来对疾病进行干预预警、信息报告等。
总之,从近十几年的国内、国际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次数和规模来分析,以及病毒的危害性来看,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处理好城市化进程,国家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减少资源浪费,发展绿色经济,高尖技术研发和应用是当务之急。
只有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从立法、行政、医疗、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宣传等方面不断完善,才能为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来源:芙蓉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