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芙蓉律师说法】用人单位调岗调薪决定是否规范?

来源:法周融媒     发布时间:2023-02-27 18:01:23
摘要:近几年,受新冠疫情等的影响,国内许多企业都已经历过或正面临着生存难题,有些企业试图通过对员工采取调岗调薪等措施,来降低用人成本、减轻企业压力,但却导致劳动投诉、劳动争议频发。接下来律师将通过一篇典型案例对用人单位调岗调薪提供相应合规建议。【基本案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十)张某于2005年1月入职某制造公司,双方于2010年5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等的影响,国内许多企业都已经历过或正面临着生存难题,有些企业试图通过对员工采取调岗调薪等措施,来降低用人成本、减轻企业压力,但却导致劳动投诉、劳动争议频发。接下来律师将通过一篇典型案例对用人单位调岗调薪提供相应合规建议。

【基本案情】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

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十)

张某于2005年1月入职某制造公司,双方于2010年5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张某的工作岗位为机械维修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2019年6月,制造公司因张某亲属从该公司退休后在外省具有同业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决定将张某调离岗位,从事不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工作。2019年8月,制造公司下发通知,将张某调整到保洁岗位,并按新岗位核定薪酬。201年9月张某到新岗位报道上班,制造公司向张某发放2019年8月工资1900元、9月工资2300元。后张某以制造公司调岗违法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原工作岗位及工资待遇。

【法院判决】

本案经过仲裁裁决及一、二审法院判决,均裁判认定制造公司调岗调薪违法,恢复张某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关工资待遇。

【案例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本案中,制造公司可以依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劳动者岗位进行调整,但首先应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且保障调岗前后的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未发生明显变更,亦不应含有歧视、贬损等惩罚性目的。制造公司在出具的《调岗通知单》中虽载明系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约定进行协商调整,但双方并未就变更岗位达成一致。张某的原工作岗位为机械修理工,其被调整到保洁岗位后,工作环境及技能要求发生变更,工资报酬明显减少,这一做法既不符合劳动合同约定,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张某主张恢复原劳动岗位于法有据,其每月酬资待遇亦应一并恢复。

【律师指引】

调岗调薪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属于劳动合同的内容变更,但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他们能够自主进行调岗调薪,忽略了法律方面的要求,从而产生一系列法律风险。为了加以防范,下面将从多方面为用人单位提供合规指引:

1、规章制度方面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自主进行调岗调薪的依据之一。用人单位应当制定易操作性的调岗调薪制度,包括明确岗位名称及职责,建立考核标准,将劳动报酬与岗位、考核相挂钩;制定调岗调薪标准,明确员工的考核结果达到某个标准时,用人单位有权调整员工的薪酬和岗位;以及制定调岗调薪程序规定等。同时,用人单位在相应规章制度实施前,应当进行民主程序,即通过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提出意见,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向员工公示并签字,保留相关书面证据。另外,在劳动合同中也可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岗调薪。

2、调岗调薪理由合法性方面

用人单位调岗行为是否合法,应当考虑以下三点:

一是调岗调薪行为具备必要性。用人单位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对其内部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整合,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即调岗调薪的行为为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须。

二是调岗调薪行为具备合理性。用人单位因市场发展及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合并、缩减,部分劳动者被重新安排到本单位其他岗位工作的,应符合合理性原则,将对劳动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与劳动者充分协商以尽可能取得劳动者的同意。

三是调岗调薪行为具备正当性。如果新岗位与原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同或者相似,且新岗位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调岗调薪后的工资水平亦不低于原岗位的,劳动者一般应当服从调岗安排,该调岗行为就具备正当性。

3、程序取证方面

用人单位在调岗调薪中应与劳动者进行充分沟通,并保留书面证据,防范法律风险。

第一,在调岗调薪前,用人单位应当针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留存考核材料,向劳动者出具考核结果,并让劳动者签收。若劳动者对此有异议,则用人单位要书面记录劳动者异议内容以及用人单位的解释与答复。

第二,在调岗调薪时,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发送调岗沟通函,写明调岗原因、岗位建议,并告知劳动者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调岗后的薪酬待遇、考核标准等。同时,要给予劳动者一定时间的异议期,听取其意见。在双方达成一致后,要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调整薪资、工作岗位情况。

第三,在调岗调薪后,若劳动者拒绝前往新岗位,用人单位通过向劳动者发送调岗通知等文件,要求劳动者限期前往新岗位报道,如依然拒绝,用人单位可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向劳动者发送通知,再次给予劳动者前往新岗位的机会。

第四,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适应期并提供相应协助,例如技能培训、提供交通补贴等。

总的来说,用人单位进行调岗调薪时,应当充分考虑调岗调薪依据及合法性、合理性,严格规范相关流程,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适当保护劳动者利益。(作者:芙蓉律师事务所长沙1号团队)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