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芙蓉律师说法】小杨哥事件:一场直播带货的法律审视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4-09-13 17:37:24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直播带货在电商领域崛起,主播们凭借个人魅力和粉丝基础,有效转化线上流量为实际销售。然而,这一繁荣景象下隐藏着法律难题与挑战,小杨哥事件便是行业乱象的缩影,引发法律深思。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剖析主播带货行为,探讨其应遵循的规范与承担的责任。一、主播带货的法律属性主播带货实为商业行为,涵盖广告与推广、销售等多个方面。法律上,其推荐商品、分享体验等行为属广告发布,受《广告法》监管。同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直播带货在电商领域崛起,主播们凭借个人魅力和粉丝基础,有效转化线上流量为实际销售。然而,这一繁荣景象下隐藏着法律难题与挑战,小杨哥事件便是行业乱象的缩影,引发法律深思。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剖析主播带货行为,探讨其应遵循的规范与承担的责任。

一、主播带货的法律属性

主播带货实为商业行为,涵盖广告与推广、销售等多个方面。法律上,其推荐商品、分享体验等行为属广告发布,受《广告法》监管。同时,主播作为商品的销售者或推广者,还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主播带货的法律责任

1. 广告责任

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应当确保所发布的广告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信息。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广告代言人对其所代言的广告内容负有法律责任,一旦发现广告内容含有虚假宣传,代言人将不可避免地与广告主共同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发布虚假广告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此,主播在推荐商品时,应当充分了解商品信息,避免夸大其词或误导消费者。

2. 产品质量责任

主播带货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主播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主播并非商品的生产者或直接销售者,但其作为推广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若因主播的推荐而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商品,主播可能需与商家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知悉其真实情况的权利,主播有责任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

3. 知识产权责任

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还需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例如,主播在展示商品时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专利或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在介绍商品时也不得抄袭或模仿他人的广告创意。否则,主播可能面临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风险。

三、主播带货的法律规范

为了规范主播带货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主播、商家、平台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则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四、行业自律与监管建议

1. 加强行业自律

主播带货行业应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主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同时,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加强对主播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2. 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主播带货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举报渠道。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查处并公开曝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还应加强对平台的监管,要求其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主播和商家的审核和管理。

结语

主播带货作为电商领域的新兴业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然而,其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监管。只有加强法律宣传、提高主播的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强化监管力度,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并推动主播带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

作者:夏宇

编辑:易赛楠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