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澧水之滨的澧县第三人民医院,携来的不仅有草木清香,更有杏林中无声浸润的暖意。近年来,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将精湛医术与人文情怀水乳交融,于细微处落笔,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大楼
医院的温度,流淌在日常诊疗的点滴之中,康复理疗科的故事便是其中缩影。去年12月,该院康复理疗科接诊了一位突发脑梗的78岁陈爷爷。得知除老伴外,老人唯一的至亲是戍守边疆的外孙,科室医护人员为让2000公里外的亲人安心,在连线沟通病情后,主动承担起照顾患者的责任。治疗期间,他们待二老如至亲,全程陪同检查,精心安排营养餐食。10天后,陈爷爷重新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其外孙从边疆寄来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医护人员给患者送花
医疗关怀不止于病房,更延伸至院外。10多年前,一位曾纠结彷徨的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精准诊断和春风化雨般的耐心疏导下重拾面对疾病的勇气。内二科医生10多年持续不断的回访与关怀,让医患关系最终升华为朋友情谊。
几年前,90岁的刘爷爷在家中误服药物,得益于“家庭医生”的及时远程指导才化解危机。那句由衷的“住在三医院就安心”,道出了医者以心换心的分量。
多年来,该院内二科坚持将回访作为诊疗服务的重要延伸,每年2000多次回访从未间断。凭借始终如一的关爱与不懈的医术探索,科室赢得了患者的深厚信任,还收获了医院全面工作先进科室、优质服务先进科室、医疗安全先进科室及常德市巾帼文明岗(护理团队)等多项荣誉。
今年6月18日,一名患有先天性脊柱四肢畸形的五保户患者,因双侧输尿管结石引发肾积脓、电解质紊乱,生命垂危。在患者未正常缴纳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医院果断开启救治绿色通道。
医务科协调骨科、肾内科及麻醉、超声、影像等相关科室实施紧急救治,麻醉科克服脊柱畸形难题,成功完成喉罩置入下全凭静脉麻醉;泌尿外科在直径仅3毫米左右的畸形输尿管内实施“输尿管镜或激光碎石术”,精准清除双侧结石;外科团队主动承担围术期全程照护;肾内科精心修复肾功能;护理团队定制康复计划,送餐到床前。患者在留言簿上写下的“孤老不孤,医者仁心”8个字,是对这场生命保卫战无声的礼赞。
在该院的安宁疗护病房,温暖以另一种方式绽放。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医生和护士手捧鲜花与小红花走进病房。80岁的滕奶奶首次在医院收到节日鲜花,连声感慨医护人员“治疗尽心尽力,关怀无微不至”;牵挂外地子女的张阿姨抚摸着小红花潸然泪下,那抹红色仿佛点亮了希望。这朵朵小花,是对生命韧性的礼赞,更是医者对“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的坚定宣言。
医生日常培训
医生做案例分享
清风徐来,吹散病痛的阴霾,留下杏林持久的芬芳。澧县第三人民医院的日常诊疗浸润着“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朴素信念。这里的医疗之光,既闪耀于技术突破的临床一线,也蕴藏于对脆弱生命尊严的恒久呵护。该院正践行着医疗的本质——在仁心与妙手的交织中,化为支撑生命走过幽暗岁月最温暖的手杖。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周金鹏